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4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二、既有的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三、基本概念 | 第15-19页 |
四、本文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五、本文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 第20-22页 |
六、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电信监管体制的理论基础 | 第24-52页 |
第一节 自然垄断理论:基于产业经济属性的电信监管分析 | 第24-32页 |
一、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演变 | 第24-29页 |
二、电信业的自然垄断属性分析 | 第29-31页 |
三、电信业的自然垄断属性与政府监管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公共物品理论:基于物品属性的电信监管分析 | 第32-38页 |
一、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演变 | 第32-36页 |
二、电信服务的物品属性分析 | 第36页 |
三、电信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与政府责任 | 第36-38页 |
第三节 政府失灵理论:基于政府机能的电信监管分析 | 第38-45页 |
一、政府失灵理论的缘起 | 第38-39页 |
二、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与成因分析 | 第39-42页 |
三、政府失灵的矫治 | 第42-43页 |
四、电信监管的政府失灵理论分析 | 第43-45页 |
第四节 治理理论:基于多元善治的电信监管分析 | 第45-49页 |
一、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 第45-48页 |
二、治理理论视角下的电信监管体制重塑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2页 |
第三章 国外电信监管体制改革及其经验借鉴 | 第52-67页 |
第一节 国外电信监管体制改革 | 第52-64页 |
一、国外电信监管的法律保障 | 第52-54页 |
二、国外电信业的政府监管体制 | 第54-58页 |
三、国外电信业的市场体制改革 | 第58-62页 |
四、国外电信业的社会监督机制发展 | 第62-64页 |
第二节 国外电信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借鉴 | 第64-67页 |
一、完善电信监管体制须立法先行 | 第64页 |
二、加快推进电信监管机构的独立化进程 | 第64-65页 |
三、电信业务融合催生融合性监管体制 | 第65页 |
四、社会监督机制日显重要 | 第65页 |
五、电信监管体制建设要与国情相适应 | 第65-67页 |
第四章 中国电信监管体制的制度变迁与问题分析 | 第67-102页 |
第一节 中国电信监管体制的制度变迁 | 第67-83页 |
一、我国电信监管的法制建设 | 第67-69页 |
二、我国电信行业政府监管的体制沿革 | 第69-74页 |
三、我国电信市场的体制改革 | 第74-79页 |
四、我国电信行业的社会监督与自律机制的发展 | 第79-83页 |
第二节 中国电信监管的现实问题分析 | 第83-102页 |
一、我国电信监管的法律保障问题 | 第83-87页 |
二、我国电信行业政府监管的体制问题 | 第87-92页 |
三、我国电信市场的体制问题 | 第92-95页 |
四、我国电信行业的社会监督与自律机制问题 | 第95-102页 |
第五章 重塑中国电信监管体制的动因与策略选择 | 第102-138页 |
第一节 重塑我国电信监管体制的动因 | 第102-109页 |
一、电信技术发展对我国电信监管体制改革的推动 | 第102-103页 |
二、加入WTO对我国电信监管体制的冲击 | 第103-107页 |
三、行政体制改革对我国电信监管体制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第二节 重塑中国电信监管体制的策略选择 | 第109-138页 |
一、完善电信监管立法 | 第109-116页 |
二、建立独立综合性的电信监管运行机制 | 第116-123页 |
三、塑造有效竞争的电信市场体制 | 第123-127页 |
四、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与行业自律机制 | 第127-138页 |
结语 | 第138-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