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0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7-21页 |
·认知无线Mesh网(CWMN)的产生背景 | 第17-18页 |
·无线Mesh网络发展背景 | 第18-19页 |
·认知无线电(CR)的发展背景 | 第19-21页 |
·认知无线Mesh网络的定义 | 第21页 |
·认知无线Mesh网的特点 | 第21-23页 |
·认知能力 | 第21-22页 |
·多用户共享频谱资源 | 第22页 |
·重配置能力 | 第22页 |
·多信道支持能力 | 第22页 |
·多系统共存 | 第22-23页 |
·认知无线Mesh网的协议体系 | 第23-25页 |
·物理层 | 第23-24页 |
·数据链路层 | 第24-25页 |
·认知无线Mesh网的MAC协议设计理念上的变革 | 第25-28页 |
·认知无线Mesh网的多信道MAC协议的数学模型 | 第26页 |
·环境感知的MAC协议设计 | 第26-27页 |
·MAC协议的跨层设计 | 第27-28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8-30页 |
·选题动机 | 第28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28-30页 |
第二章 认知无线Mesh网多信道MAC协议的研究 | 第30-62页 |
·IEEE 802.11 MAC协议简述 | 第30-40页 |
·帧间间隔 | 第30-31页 |
·退避机制 | 第31-32页 |
·DCF介质访问机制 | 第32-34页 |
·MAC协议的性能分析 | 第34-40页 |
·多信道MAC协议研究状况 | 第40-42页 |
·双网卡多信道MAC协议(DCA) | 第42-47页 |
·DCA协议的帧结构 | 第42-44页 |
·数据结构 | 第44页 |
·工作原理 | 第44-46页 |
·信道选择算法 | 第46-47页 |
·单网卡多信道MAC协议(MMAC) | 第47-52页 |
·MMAC帧结构 | 第47-48页 |
·数据结构 | 第48-49页 |
·工作原理 | 第49-51页 |
·信道选择算法 | 第51-52页 |
·多信道MAC协议性能分析 | 第52-61页 |
·多信道MAC协议数学建模 | 第52-55页 |
·计算机仿真 | 第55-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三章 基于频谱感知的认知无线Mesh网MAC协议 | 第62-93页 |
·频谱感知的综述 | 第62-66页 |
·频谱空穴的概念 | 第63页 |
·干扰温度的概念 | 第63-64页 |
·频谱感知存在的问题 | 第64-65页 |
·频谱感知的方法 | 第65-66页 |
·频谱感知技术 | 第66-70页 |
·频谱感知技术分类 | 第66页 |
·非合作检测 | 第66-69页 |
·合作检测 | 第69-70页 |
·基于干扰温度的检测 | 第70页 |
·频谱分配的方法 | 第70-72页 |
·动态频谱分配 | 第71页 |
·机会式频谱分配 | 第71-72页 |
·频谱接入的步骤 | 第72页 |
·CWMN-MMAC协议 | 第72-78页 |
·假设条件 | 第73页 |
·数据结构 | 第73页 |
·工作原理 | 第73-75页 |
·协议性能分析 | 第75-78页 |
·CWMN-DCA协议 | 第78-87页 |
·假设条件 | 第79页 |
·数据结构 | 第79页 |
·工作原理 | 第79-81页 |
·协议性能分析 | 第81-84页 |
·验证及仿真分析 | 第84-87页 |
·CC-MMAC协议 | 第87-92页 |
·数据结构 | 第87-88页 |
·频点感知方法 | 第88-89页 |
·协议性能分析 | 第89-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四章 基于信道质量感知的认知无线Mesh网MAC协议 | 第93-125页 |
·速率自适应协议综述 | 第93-98页 |
·速率自适应原理 | 第93-94页 |
·IEEE 802.11系列标准对速率自适应的支持 | 第94页 |
·速率自适应协议存在的问题 | 第94-96页 |
·速率自适应协议目前研究状况 | 第96-98页 |
·在高斯信道下速率自适应MAC协议的性能分析 | 第98-111页 |
·高斯信道的比特级模型 | 第98-99页 |
·最大重传限制速率自适应MAC协议性能分析 | 第99-111页 |
·在衰落信道下速率自适应MAC协议的性能分析 | 第111-117页 |
·IEEE 802.11b物理层各种调制解调方式的误码性能 | 第111-114页 |
·Nakagami衰落信道模型 | 第114-115页 |
·在衰落信道下速率自适应MAC协议的性能分析 | 第115-117页 |
·基于机会速率自适应的多信道MAC协议 | 第117-124页 |
·机会速率自适应原理(OAR) | 第117-118页 |
·速率自适应多信道MAC性能分析 | 第118-119页 |
·数据传输速率对DCA协议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基于机会速率自适应的多信道OAR-DCA协议 | 第120-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五章 基于路由感知的认知无线Mesh网MAC协议 | 第125-146页 |
·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综述 | 第125-128页 |
·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 | 第125-127页 |
·无线Mesh网络路由技术关键问题 | 第127-128页 |
·多径路由协议AODV简介 | 第128-130页 |
·AODV信息结构 | 第128-129页 |
·AODV工作过程 | 第129-130页 |
·基于路由感知的MAC协议的思想 | 第130-133页 |
·多径路由协议 | 第131-132页 |
·协议建立的基本思想 | 第132-133页 |
·基于路由感知的MNH-MMAC协议 | 第133-136页 |
·ATIM帧结构改进为MATIM帧结构 | 第133-134页 |
·协商信道 | 第134页 |
·工作原理 | 第134-135页 |
·可选下一跳节点的数目 | 第135-136页 |
·基于AODV的NDL-AODV路由协议 | 第136-141页 |
·路由表项以及RREQ和RREP修改 | 第136-137页 |
·路由建立 | 第137-138页 |
·路由维护与失效 | 第138页 |
·建立NDL-AODV路由协议需考虑的问题 | 第138-141页 |
·协议性能的仿真分析 | 第141-145页 |
·格型网络仿真 | 第141-143页 |
·随机网络仿真 | 第143-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将来的研究工作 | 第146-149页 |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46-147页 |
·将来的研究工作 | 第147-14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 第149-153页 |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49-150页 |
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150-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59页 |
致谢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