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章 刑事政策概述第12-18页
 第一节 刑事政策的概念第12-15页
 第二节 刑事政策的本质第15-16页
 第三节 刑事政策的功能第16-18页
  一、指引功能第16页
  二、调节功能第16-17页
  三、符号功能第17-18页
第二章 新中国刑事政策的沿革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解读第18-25页
 第一节 新中国刑事政策的沿革第18-22页
  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第18-19页
  二、“严打”刑事政策第19-20页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第20-22页
 第二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解读第22-25页
  一、“宽”第22-23页
  二、“严”第23页
  三、“济”第23-25页
第三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论基础第25-33页
 第一节 “宽”的理论基础第25-28页
  一、刑法的谦抑性第25-26页
  二、犯罪标签理论第26-27页
  三、刑法人道理论第27-28页
 第二节 “严”的理论基础第28-31页
  一、报应刑论的回归第28-30页
  二、刑罚的必然性原则第30-31页
  三、重刑的传统理念第31页
 第三节 “济”的理论基础第31-33页
第四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公诉中的实践第33-39页
 第一节 《若干意见》对检察公诉的要求第33-34页
 第二节 检察公诉阶段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存在的问题第34-36页
  一、“严打”惯性思维的限制第34-35页
  二、工作评价机制和办案程序的限制第35-36页
  三、相对不起诉制度很难适用于外来人口第36页
 第三节 检察公诉阶段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建议第36-39页
  一、转变观念,树立审慎追诉和积极追诉相统一的思想第36-37页
  二、修改立法,规范工作评价机制,简化办案程序第37-38页
  三、建立暂缓起诉制度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巴托克《为弦乐、打击乐器和钢片琴写的音乐》中的非民族性因素初探
下一篇: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化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