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1-18页 |
| 1.湿疹证候规律的研究 | 第11-12页 |
| ·湿疹辩证分型的主流观点 | 第11页 |
| ·湿疹辩证分型的个人研究报道 | 第11-12页 |
| 2.脾胃学说的发展过程 | 第12-14页 |
| ·《内经》为脾胃学说的根源 | 第12页 |
| ·脾胃学说的发展过程 | 第12-13页 |
| ·李杲确立脾胃学说的系统理论 | 第13页 |
| ·明清时期对脾胃学说的完善 | 第13-14页 |
| 3.脾虚证的现代研究 | 第14-15页 |
| 4.脾虚在湿疹发病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 5.补脾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 1.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 ·临床病例调查表的设计 | 第18页 |
| ·合格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18-19页 |
| ·样本含量的估计 | 第19页 |
| ·临床数据内在规律性的多维综合分析 | 第19-20页 |
|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第20-21页 |
| 2.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2-27页 |
| ·例慢性湿疹病例的基本情况 | 第22页 |
| ·例慢性湿疹患者的证候分布状况 | 第22页 |
| ·例慢性湿疹患者中符合脾虚诊断的状况 | 第22-24页 |
| ·例慢性湿疹患者的脾虚症状分析 | 第24-27页 |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27-30页 |
| 1.关于慢性湿疹证候分型的讨论 | 第27页 |
| 2.根据脾虚证的内科辨证标准,探讨脾虚慢性湿疹中的辨证意义 | 第27-28页 |
| 3.结合证候分布规律探讨慢性湿疹从补脾论治的基础 | 第28页 |
| 4.总结 | 第28-30页 |
| 结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 附录1 | 第34-35页 |
| 附录2 | 第35-36页 |
| 附录3 | 第3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