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公司债券融资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相关范畴解说第11-13页
     ·公司债券的界定第11-12页
     ·新制度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第12-13页
   ·公司债券融资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第18-20页
     ·本文的研究目标第18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第18-20页
第2章 公司债券融资的相关理论分析第20-31页
   ·公司债券融资的比较优势第20-24页
     ·债务融资的优势—优序融资理论的证明第20页
     ·公司债券融资优势—相对于银行贷款第20-21页
     ·公司债券融资优势—相对于股票融资第21-24页
   ·制度对公司债券融资发展的影响第24-31页
     ·正式规则的影响第24-26页
     ·非正式规则的影响第26-28页
     ·实施机制的影响第28-31页
第3章 我国公司债券融资发展现状和前景第31-43页
   ·我国公司债券融资规模第31-33页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36页
     ·一级市场总体发行规模偏小第33-34页
     ·发行主体狭窄,品种单一第34-36页
     ·二级市场体系不完善第36页
   ·目前条件下对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的预测第36-43页
     ·灰色系统GM(1,1)建模的一般过程第36-38页
     ·基于MATLAB的GM(1,1)模型程序第38-39页
     ·我国公司债券规模预测及分析第39-43页
第4章 制约我国公司债券融资发展的制度因素第43-62页
   ·我国公司债券制度的非均衡状态第43页
   ·正式规则对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的制约第43-53页
     ·政府对公司债券的严格管制第43-53页
     ·社会信用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第53页
   ·非正式规则对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的制约第53-59页
     ·社会信用观念和信用文化的淡薄第54页
     ·发行者和投资者对公司债券的偏好不足第54-59页
   ·实施机制对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的制约第59-62页
     ·滞后的公司债券市场体系第59页
     ·不完善的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机制第59-60页
     ·行政化的公司债券定价机制第60-62页
第5章 建立适合我国公司债券融资发展的制度安排第62-69页
   ·我国公司债券制度变迁应采取的方式—渐进式制度变迁第62-64页
   ·建立适合我国公司债券融资发展的正式规则第64-65页
     ·政府行为的转变:严格管制转为有效监管第64页
     ·完善相应立法第64-65页
   ·建立适合我国公司债券融资发展的非正式规则第65-67页
     ·重塑信用文化与信用价值观念第65页
     ·改善公司债券融资行为偏好—企业产权制度的完善第65-66页
     ·改善公司债券投资行为偏好—培育机构投资者第66-67页
   ·建立适合我国公司债券融资发展的实施机制第67-69页
     ·健全公司债券市场体系第67-68页
     ·建立有效的信用评级机制第68页
     ·建立市场化的公司债券定价机制第68-69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第69-72页
   ·本文的研究结论第69-70页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录A 相关法律法规条文第77-81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下一篇:我国证券监管体制模式的缺陷及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