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颗粒对贫血大鼠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0-26页 |
1. 中医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辨证论治研究 | 第10-11页 |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IDA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中药治疗 | 第11页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11-12页 |
·其他治疗研究 | 第12-13页 |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 | 第12页 |
·推拿疗法 | 第12页 |
·针灸治疗研究 | 第12-13页 |
·饮食疗法 | 第13页 |
2. 西医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 第13-20页 |
·病因研究 | 第13-14页 |
·病理生理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临床表现 | 第15页 |
·诊断标准及方法研究 | 第15-16页 |
·治疗进展 | 第16-20页 |
3. 缺铁性贫血检测红细胞CR1活性的意义 | 第20-21页 |
4. 立题依据 | 第21-22页 |
5. 贫血颗粒药物组成及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22-23页 |
6. 贫血颗粒的相关前期研究 | 第23-24页 |
7. 关于本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问题 | 第24-26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6-3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实验动物 | 第26页 |
·药物 | 第26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贫血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26页 |
·分组及给药 | 第26-27页 |
·分组 | 第26-27页 |
·给药 | 第27页 |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27-28页 |
·一般情况观察 | 第27页 |
·实验室检查 | 第27页 |
·标本采集 | 第27页 |
·检测方法 | 第27-28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8页 |
3. 实验结果及统计分析 | 第28-33页 |
·贫血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造模大鼠临床症状与体重情况 | 第28页 |
·造模后大鼠外周血象及血清铁情况 | 第28-29页 |
·造模后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情况 | 第29页 |
·贫血颗粒对贫血模型大鼠复健的实验研究 | 第29-33页 |
·贫血颗粒对贫血模型大鼠临床症状与体重影响 | 第29-30页 |
·贫血颗粒对贫血模型大鼠外周血象及血清铁的影响 | 第30-32页 |
·贫血颗粒对贫血模型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3-38页 |
1. 贫血颗粒对贫血模型大鼠一般状况的影响 | 第33页 |
2. 贫血颗粒对外周血象、血清铁的影响 | 第33-35页 |
·贫血颗粒组成药物对造血系统影响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34页 |
·贫血颗粒对贫血模型大鼠外周血象、血清铁的影响 | 第34-35页 |
3. 贫血颗粒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贫血颗粒组成药物对红细胞免疫影响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36页 |
·贫血颗粒对贫血模型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4. 结论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