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磨线机和剥线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PLC 控制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第9页 |
·PLC 控制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PLC 控制技术与其他控制技术的区别 | 第10-12页 |
·PLC 控制技术与继电器控制技术的区别 | 第10-11页 |
·PLC 控制技术和通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区别 | 第11页 |
·PLC 控制技术与单片机控制技术的区别 | 第11-12页 |
·磨线机控制系统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剥线机控制系统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项目的来源 | 第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PLC 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 第14-24页 |
·PLC 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4-17页 |
·PLC 的基本结构 | 第14-15页 |
·PLC 的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PLC 的编程语言 | 第16-17页 |
·PLC 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17页 |
·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17-18页 |
·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 第18-19页 |
·PLC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19-20页 |
·PLC 机型选择 | 第19页 |
·I/O 模块及点数的选择 | 第19-20页 |
·存储容量的选择 | 第20页 |
·特殊功能模块的选择 | 第20页 |
·PLC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20-23页 |
·PLC 程序设计步骤 | 第20-21页 |
·PLC 程序设计方法 | 第21-22页 |
·人机界面设计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磨线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24-46页 |
·磨线机系统简介 | 第24-26页 |
·磨线机系统组成 | 第24-25页 |
·磨线机系统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磨线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26-29页 |
·线径加工数学建模 | 第26-27页 |
·线径检测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系统闭环控制原理 | 第28-29页 |
·磨线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29-33页 |
·PLC 设备选型及I/O 分配 | 第29-30页 |
·PLC 接线图 | 第30-31页 |
·线径检测器 | 第31-32页 |
·模拟量输入模块 | 第32-33页 |
·伺服放大器 | 第33页 |
·磨线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3-45页 |
·磨线机控制系统PLC 程序 | 第33-37页 |
·磨线机控制系统人机界面 | 第37-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剥线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64页 |
·剥线机系统简介及具体设计要求 | 第46-48页 |
·剥线机系统组成 | 第46-47页 |
·剥线机系统工作原理 | 第47页 |
·剥线机具体设计要求 | 第47-48页 |
·剥线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48-54页 |
·步进电机脉冲计算 | 第48-49页 |
·步进电机加、减速控制 | 第49-50页 |
·剥线机工作方式 | 第50-54页 |
·剥线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54-58页 |
·减少PLC 输入点数原理 | 第54-55页 |
·PLC 设备选型及I/O 分配 | 第55-56页 |
·PLC 接线图 | 第56-57页 |
·步进电机 | 第57-58页 |
·提高控制精度的措施 | 第58页 |
·剥线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58-63页 |
·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 | 第58-59页 |
·主程序 | 第59页 |
·两段剥皮模块 | 第59-61页 |
·三段剥皮模块 | 第61-62页 |
·功能按键模块 | 第62页 |
·数字按键输入模块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系统运行情况 | 第64页 |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高精度磨线机计算机控制系统项目结题验收书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