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1 绪论 | 第14-37页 |
·生物体内的氧自由基及其清除系统 | 第14-16页 |
·氧与自由基 | 第14-15页 |
·活性氧的清除系统 | 第15-16页 |
·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SOD在植物细胞内的分布 | 第16-17页 |
·SOD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 第17-19页 |
·SOD的生物学功能 | 第19页 |
·植物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 第19页 |
·环境胁迫与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19-20页 |
·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的基因工程 | 第20-22页 |
·杨树转基因研究进展 | 第22-28页 |
·抗虫转基因工程 | 第22-23页 |
·抗病转基因工程 | 第23-24页 |
·降木质素转基因研究 | 第24-25页 |
·抗除草剂转基因研究 | 第25页 |
·耐盐碱转基因工程 | 第25-26页 |
·抗胁迫转基因研究 | 第26-27页 |
·转基因杨树的安全性 | 第27-28页 |
·转基因杨树的应用前景 | 第28页 |
·转基因植株检测 | 第28-31页 |
·外源基因整合的鉴定 | 第29-30页 |
·外源基因表达蛋白的检测 | 第30页 |
·DNA芯片技术 | 第30-31页 |
·植物转基因沉默的研究进展 | 第31-34页 |
·转基因沉默的机理 | 第31-33页 |
·转基因沉默的控制 | 第33页 |
·MAR | 第33-34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4-37页 |
2 碱茅SOD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及其逆境下酶活性分析 | 第37-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1页 |
·材料 | 第38页 |
·方法 | 第38-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碱茅SOD基因的分离 | 第41-42页 |
·碱茅SOD(PutSOD)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42-45页 |
·碱茅各器官在盐碱胁迫下SOD的酶活性分析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3 碱茅SOD基因在大肠杆菌和酵母中功能解析 | 第48-6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8-53页 |
·材料 | 第48-49页 |
·方法 | 第49-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8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53页 |
·重组融合蛋白在E.coli.M15中的表达 | 第53-55页 |
·His-PutSOD融合蛋白在M15中的大量表达与纯化 | 第55页 |
·His-PutSOD融合蛋白浓度测定结果 | 第55-56页 |
·酵母表达质粒PutSOD的酶切鉴定 | 第56-57页 |
·pYES2-PutSOD重组基因在酵母中的抗性实验 | 第57-58页 |
·讨论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4 转PutSOD基因拟南芥对逆境适应性 | 第60-70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0页 |
·材料 | 第60页 |
·试剂 | 第60页 |
·方法 | 第60-64页 |
·植物表达载体pBI121-PutSOD的构建及转化 | 第60-62页 |
·真空浸润法转基因 | 第62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鉴定 | 第62-63页 |
·转PutSOD基因拟南芥植株的抗盐碱性分析 | 第63-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68页 |
·植物表达载体pBI121-PutSOD的构建 | 第64-65页 |
·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转基因拟南芥 | 第65页 |
·转pBI121-PutSOD基因的拟南芥植株PCR检测 | 第65页 |
·转PutSOD基因的拟南芥植株的抗盐碱性分析 | 第65-68页 |
·讨论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5 杨树(Populus×euramericana‘Guariento')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PutSOD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70-8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0-75页 |
·植物材料 | 第70页 |
·培养基和植物激素 | 第70-71页 |
·方法 | 第71-7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5-86页 |
·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对再生体系的影响 | 第75-77页 |
·转基因抑菌剂头孢及筛选抗生素浓度的选择与确定 | 第77-80页 |
·欧美杨的遗传转化 | 第80-85页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鉴定 | 第85-86页 |
·转基因杨树SOD活性检测 | 第86页 |
·讨论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0页 |
附录 | 第100-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