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横向应变传递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地下结构震害实例分析 | 第13-16页 |
| ·意义 | 第13页 |
| ·震害实例分析 | 第13-16页 |
| ·土-地下结构简化分析模型与方法 | 第16-20页 |
| ·等效静力法 | 第16-17页 |
| ·波动理论法 | 第17-18页 |
| ·反应位移法 | 第18-19页 |
| ·混合拟静力法 | 第19页 |
| ·平面有限元整体动力计算法 | 第19-20页 |
| ·土-地下结构模型实验 | 第20-21页 |
| ·土-地下结构计算软件简介 | 第21-22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横向应变传递分析模型 | 第23-32页 |
| ·问题提出 | 第23-25页 |
| ·应变传递率模型 | 第25-28页 |
| ·假设 | 第25-26页 |
| ·定义 | 第26-28页 |
| ·应变传递率影响因素 | 第28-31页 |
| ·剪切模量比 | 第28-30页 |
| ·土层厚度 | 第30页 |
| ·结构宽高比 | 第30页 |
| ·结构埋深 | 第30页 |
| ·结构厚度 | 第30-31页 |
| ·基岩加速度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计算软件及二次开发 | 第32-49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软件介绍 | 第32-35页 |
| ·ANSYS 介绍 | 第32-35页 |
| ·SD4 介绍 | 第35页 |
| ·本文计算软件 | 第35-43页 |
| ·SD4 薄层梁单元 | 第35-38页 |
| ·SD4 接触面单元 | 第38页 |
| ·SD4 边界条件 | 第38-42页 |
| ·SD4 与ANSYS 前后处理衔接及实现 | 第42-43页 |
| ·应变传递率方法验证 | 第43-48页 |
| ·算例 | 第43-44页 |
| ·对比结果 | 第44-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计算工况和参数选取 | 第49-58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计算工况 | 第49-50页 |
| ·剪切波速选取 | 第50-54页 |
| ·波速与深度关系 | 第50-51页 |
| ·地区性粘土公式比较 | 第51-54页 |
| ·土动力参数与地震波选取 | 第54-56页 |
| ·土体动力参数 | 第54-55页 |
| ·基岩输入地震波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地震动输入影响分析 | 第58-63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不同地震动输入 | 第58-60页 |
| ·应变传递率分析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土层性态影响分析 | 第63-71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模量比影响分析 | 第63-66页 |
| ·结构动力响应 | 第63-65页 |
| ·应变传递率分析 | 第65-66页 |
| ·土层厚度影响分析 | 第66-69页 |
| ·结构动力响应 | 第66-69页 |
| ·应变传递率分析 | 第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七章 结构特征影响分析 | 第71-82页 |
| ·引言 | 第71页 |
| ·结构埋深影响分析 | 第71-75页 |
| ·结构动力响应 | 第71-75页 |
| ·应变传递率分析 | 第75页 |
| ·结构宽高比影响分析 | 第75-81页 |
| ·结构动力响应 | 第75-80页 |
| ·应变传递率分析 | 第80-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八章 应变传递率简化计算方法及应用 | 第82-93页 |
| ·引言 | 第82页 |
| ·应变传递率简化计算公式 | 第82页 |
| ·公式验证 | 第82-92页 |
| ·算例一 | 第82-84页 |
| ·算例二 | 第84-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6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 | 第93-95页 |
| ·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95-96页 |
| 附录一 | 第96-98页 |
| 附录二 | 第98-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 致谢 | 第108-109页 |
| 作者简介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