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行政规定的合法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言第10-14页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与基础第11-12页
 三、论文的总体构思与基本框架第12-14页
第一章 行政规定的概述第14-57页
 第一节 行政规定概念的确立第14-26页
  一、有关行政规定概念的理论研讨观点第14-15页
  二、行政规定的概念及特征第15-20页
  三、与“行政规定”相关的概念比较第20-26页
 第二节 行政规定的作用第26-31页
  一、行政规定从形式上弥补法律的不足,完善法律体系第26-27页
  二、行政规定是自由裁量权正确行使与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路径第27-29页
  三、行政规定能够提高行政效益,降低法治与社会发展成本第29-31页
 第三节 行政规定的法规范性质第31-47页
  一、对行政规定的法规范性质的不同理解和主张第31-35页
  二、“法”概念的理解对于行政规定性质的认定第35-44页
  三、现有行政规定的性质及种类——基于实证的分析第44-47页
 第四节 行政规定合法性的内涵和要求第47-57页
  一、行政规定存在的问题第47-51页
  二、合法性的界说第51-55页
  三、行政规定合法性的内涵和要求第55-57页
第二章 行政规定的形式合法性第57-76页
 第一节 行政规定制定权的合法来源第58-62页
 第二节 行政规定中法律保留原则的遵从第62-69页
  一、法律保留——依法行政的核心原则第62-64页
  二、法律保留原则理论基础的演进第64-66页
  三、法律保留范围的确立标准第66-69页
 第三节 重要性理论的确立与运用第69-76页
  一、公民基本权利重要性的理论主张第69-70页
  二、人权保障中基本权利重要性的界定第70-71页
  三、权利有效保障与权力高效行使的宪政发展要求第71-72页
  四、行政规定中应予法律保留的基本权利范围第72-76页
第三章 行政规定的程序合法性第76-103页
 第一节 程序合法性原则和制度要求第76-85页
  一、行政规定的程序意义第76-77页
  二、行政规定程序合法性原则的界定第77-80页
  三、行政规定程序合法性的制度内容第80-85页
 第二节 程序制度的比较与启示第85-96页
  一、有关制定程序的比较研究第85-94页
  二、主要启示第94-96页
 第三节 行政规定程序合法性的构建第96-103页
  一、适用的效力范围上,涵盖依法行政的制度化要求第97页
  二、合理界定公众参与范围,体现行政的公开与效率第97-99页
  三、拓宽公众参与的方式,保证参与的有效性第99-100页
  四、形成开放性的专家论证格局,增强规定作出的科学性第100页
  五、借鉴和引入协商式制定程序,提升后续行政效率第100-101页
  六、注重公布与备案的形式和实效第101-103页
第四章 行政规定的实质合法性第103-137页
 第一节 法治视野中行政规定的自由价值蕴涵第103-113页
  一、由几则行政规定说开去第103-104页
  二、形式法治与自由第104-105页
  三、实质法治中自由的蕴涵第105-108页
  四、依法行政法制类型下的自由价值凸显第108-110页
  五、行政规定中的自由观第110-113页
 第二节 自由对于宪政与法治政府构建的重要价值第113-120页
  一、自由是宪政和有限政府的理论基石第113-114页
  二、自由是人权保障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第114-119页
  三、宪政背景下的法治政府对自由的尊重和保障第119-120页
 第三节 行政规定中尊重和保障自由的现实意义第120-127页
  一、契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第120-122页
  二、人性的自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第122-125页
  三、自由对于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第125-127页
 第四节 紧急状态下的自由空间——行政规定中紧急权力的保障与控制第127-137页
  一、权力保障与权力控制的适度平衡第127-131页
  二、保障紧急权力合法高效行使的法律原则第131-134页
  三、正当法律程序对紧急权力的控制第134-137页
第五章 行政规定的司法审查第137-171页
 第一节 行政规定裁量权范围与对应的司法审查权限第137-153页
  一、司法审查作用的有效性与有限性第137-139页
  二、行政规定裁量权的范围第139-145页
  三、司法审查模式及标准的比较与启示第145-153页
 第二节 司法审查中的谦抑与能动——以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为视角第153-161页
  一、司法谦抑与能动的内涵及产生背景第154-156页
  二、案件受理上的谦抑与能动第156-159页
  三、案件审理中的谦抑与能动第159-161页
 第三节 构建我国行政规定司法审查机制的思考第161-171页
  一、审查机构设置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第162-163页
  二、原告资格的限定与适当的职权干预第163-164页
  三、确立复议前置程序第164页
  四、以创制性和执行性行政规定为主要审查对象第164-165页
  五、采用直接审查和附带审查的方式第165-166页
  六、合法性的审查标准第166-169页
  七、合理性的审查标准第169-170页
  八、审查结果的效力第170-171页
结语第171-173页
参考文献第173-180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和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180-181页
后记第181-183页
详细摘要第183-190页

论文共1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公权介入及其限度
下一篇:私有财产权的行政法保护研究--以基本权利功能分析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