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遥感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典型地物微波介电特性实验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9页
   ·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微波遥感发展背景第11-12页
     ·典型地物介电特性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方案和论文结构第17-19页
     ·研究方案第17-18页
     ·论文结构第18-19页
第二章 主动微波遥感基础理论第19-34页
   ·微波散射基础第19-23页
     ·微波的散射第20-21页
       ·表面散射第20页
       ·体散射第20-21页
     ·雷达方程第21-23页
   ·微波散射模型第23-34页
     ·土壤面散射模型第23-30页
       ·理论散射模型第24-28页
       ·半经验模型第28-30页
     ·植被散射模型第30-34页
第三章 典型地物介电模型第34-57页
   ·介电常数第34-39页
     ·电介质及其极化方式第34-36页
     ·介质的介电常数第36-38页
     ·介电常数影响因素第38-39页
   ·水的介电模型第39-46页
     ·纯水第39-41页
     ·海水和盐水第41-45页
     ·纯冰第45-46页
   ·土壤介电模型第46-54页
     ·影响土壤介电特性的因素第47-48页
     ·干土的介电模型第48-49页
     ·湿土的介电常数模型第49-54页
       ·TOPP经典土壤介电模型第49-50页
       ·Dobson物理土壤模型第50-52页
       ·Dobson半经验模型第52-54页
   ·植被介电常数模型第54-57页
第四章 典型地物介电常数测量实验第57-72页
   ·同轴线探针法测量实验第57-67页
     ·测试系统第57-58页
     ·测量原理第58-60页
     ·测量实验及结果分析第60-67页
       ·纯水第60-61页
       ·海水第61-63页
       ·盐水第63-64页
       ·土壤第64-66页
       ·植被第66-67页
   ·波导法测量实验第67-72页
     ·波导法测试系统及原理第67-69页
     ·波导法测量结果第69-72页
       ·纯冰第69-70页
       ·土壤第70-72页
第五章 微波散射测量系统第72-120页
   ·自由空间法基础第73-81页
     ·自由空间法简介第73-75页
     ·测量原理及定标第75-76页
     ·测量条件第76-81页
       ·平面波条件第76-78页
       ·无限大样品第78-79页
       ·无限厚条件第79-80页
       ·表面光滑均匀第80-81页
   ·自由空间法幅度测量第81-88页
     ·幅度测量系统第82-83页
     ·测量实验及反演第83-85页
       ·双极化金属板绝对定标第83-84页
       ·双极化双角度相对定标第84-85页
     ·反演结果误差分析第85-88页
       ·幅度测量金属板绝对定标误差放大倍数分析第85-87页
       ·幅度测量双角度相对定标误差放大倍数分析第87-88页
   ·自由空间法矢量测量第88-93页
     ·矢量测量系统第89-90页
     ·测量实验及反演第90-91页
     ·反演结果误差分析第91-93页
   ·矢量测量系统的改进第93-114页
     ·加大样品面积第93-94页
     ·去天线耦合第94-99页
       ·吸波材料测量实验及反演第94-97页
       ·误差分析及讨论第97-99页
     ·土壤时域测量第99-111页
       ·时域测量技术第99-102页
       ·时域测量土壤实验第102-111页
         ·X波段测量结果第104-107页
         ·C波段测量结果第107-108页
         ·S波段测量结果第108-109页
         ·L波段测量结果第109-111页
     ·土壤粗糙度修正第111-114页
   ·后向散射系数测量第114-120页
     ·土壤后向散射系数第114-115页
     ·小扰动模型反演第115-117页
     ·反演方法和测量初探第117-120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120-123页
   ·特色和创新第121页
   ·问题与展望第121-123页
致谢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1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电跟踪系统的视轴稳定控制
下一篇:ACM检测系统硬件设计及基于EMD算法信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