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S3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车载设备仿真子系统的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国内外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研究发展 | 第10-13页 |
·日本新干线列车控制系统 | 第10-11页 |
·北美铁路的先进列车控制系统 | 第11页 |
·欧洲ETCS系统 | 第11-12页 |
·国内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第12-13页 |
·CTCS3列控系统简介 | 第13-16页 |
·CTCS系统等级划分 | 第13-14页 |
·CTCS3列控系统 | 第14-16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实验室已有的工作基础 | 第16-17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2 CTCS3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总体结构 | 第19-25页 |
·CTCS3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结构与功能分析 | 第19-22页 |
·CTCS3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结构 | 第19-20页 |
·各部分功能介绍 | 第20-22页 |
·CTCS3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内部主要接口 | 第22-25页 |
·RBC的接口 | 第22-23页 |
·车载设备的接口 | 第23-25页 |
3 CTCS3级车载设备仿真子系统分析 | 第25-29页 |
·概述 | 第25-26页 |
·CTCS3级车载设备仿真子系统结构分析 | 第26-29页 |
·CTCS3级车载设备仿真子系统结构划分 | 第26页 |
·CTCS3级车载设备仿真子系统模块构成 | 第26-27页 |
·CTCS3级车载设备仿真子系统模块功能介绍 | 第27-29页 |
4 CTCS3级车载设备仿真子系统总体设计 | 第29-42页 |
·概述 | 第29页 |
·模块软件设计 | 第29-34页 |
·车载设备核心模块设计 | 第29-33页 |
·人机接口DMI模块设计 | 第33-34页 |
·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 第34页 |
·BTM模块设计 | 第34页 |
·RTM模块设计 | 第34页 |
·数据结构设计 | 第34-36页 |
·结构体定义 | 第35-36页 |
·通信数据结构体定义 | 第36页 |
·车载设备子系统工作流程介绍 | 第36-42页 |
·任务开始流程 | 第37-38页 |
·车载跨越流程 | 第38-40页 |
·任务结束流程 | 第40页 |
·其他工作流程 | 第40-42页 |
5 车载设备仿真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第42-59页 |
·界面设计 | 第42-45页 |
·仿真设置菜单 | 第43-45页 |
·速度曲线的计算 | 第45-49页 |
·最严格静态速度曲线的计算(MRSP) | 第45-46页 |
·动态速度曲线的计算 | 第46-49页 |
·模式转换 | 第49-51页 |
·模式特点 | 第49-50页 |
·控制台和模式的关系 | 第50页 |
·进入指定模式后接受信息和存储信息的处理 | 第50-51页 |
·RBC交接过程 | 第51-53页 |
·“移交”RBC和“接收”RBC的定义 | 第51-52页 |
·车载设备在RBC交接过程的处理 | 第52-53页 |
·车载里程计算 | 第53页 |
·系统调试 | 第53-59页 |
·仿真软件初始工作流程 | 第53-54页 |
·联调过程 | 第54-56页 |
·联调结果 | 第56-59页 |
6 论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9页 |
·仿真系统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作者简历 | 第62-6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