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热处理论文--热处理工艺论文--化学热处理论文

低碳钢稀土催渗耐蚀气体氮化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5页
   ·氮化第14页
   ·Fe-N相图,氮化层中的相、组织及性能第14-17页
   ·钢的气体氮化第17-20页
     ·钢的气体氮化第17-19页
     ·气体氮化过程第19-20页
   ·快速氮化和稀土催渗氮化第20-22页
     ·快速氮化的基本原理第20页
     ·稀土催渗氮化第20-22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22-23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条件第25-33页
   ·实验材料选择第25-26页
     ·材料选择背景第25页
     ·材料的成分及处理状态第25页
     ·试样的加工第25-26页
   ·氮化工艺参数及设备第26-30页
     ·常规氮化工艺参数第26-27页
     ·稀土催渗氮化工艺参数第27-29页
     ·复合氮化工艺第29-30页
     ·渗氮设备第30页
   ·氮化试样渗层的组织、性能的表征第30-33页
     ·显微硬度第30页
     ·金相实验第30页
     ·SEM和 EDS第30-31页
     ·XRD第31页
     ·XRF第31页
     ·盐雾腐蚀实验第31-32页
     ·电化学腐蚀性能检测第32-33页
第三章 钢的稀土催渗氮化工艺研究第33-55页
   ·常规耐蚀气体氮化第33-37页
     ·常规气体氮化一般工艺及设备第33-34页
     ·常规氮化工艺参数对氮化层性能的影响第34-37页
   ·稀土催渗耐蚀氮化第37-48页
     ·Q235钢稀土催渗氮化工艺第37-39页
     ·氮化温度对氮化层性能的影响第39-43页
     ·氮化时间对氮化层性能的影响第43-45页
     ·稀土滴量对氮化层性能的影响第45-47页
     ·氨分解率对氮化层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常规氮化和稀土催渗氮化的比较第48-54页
     ·显微组织和结构第48-51页
     ·耐蚀性能第51-53页
     ·硬度梯度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氮化层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5-73页
   ·稀土催渗氮化层的极化曲线第58-61页
     ·稀土催渗对氮化层极化行为的影响第58页
     ·环境温度对稀土催渗氮化层极化行为的影响第58-59页
     ·PH值对稀土催渗氮化层极化行为的影响第59-60页
     ·Cl~-离子浓度对稀土催渗氮化层极化行为的影响第60-61页
   ·稀土催渗氮化层的循环伏安特性第61-66页
     ·环境温度对稀土催渗氮化层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第62-64页
     ·PH值对稀土催渗氮化层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第64-65页
     ·Cl~-离子浓度对稀土催渗氮化层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第65-66页
   ·稀土催渗氮化层的交流阻抗特性第66-72页
     ·PH值对稀土催渗氮化层 EIS谱的影响第67-70页
     ·不同浸蚀时间下稀土催渗氮化层的 EIS谱第70页
     ·不同电位下稀土催渗氮化层的 EIS谱第70-72页
   ·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复合氮化工艺第73-80页
   ·通氨加氧稀土催渗复合氮化及其性能第73-76页
     ·通氨加氧复合氮化第74页
     ·氮化层的显微组织第74-76页
     ·氮化层的硬度梯度第76页
     ·氮化层的耐蚀性能第76页
   ·稀土催渗氮化+高温氧化及其性能第76-79页
     ·稀土催渗氮化+高温氧化第76-77页
     ·氮化层的显微组织第77-79页
     ·氮化层的硬度梯度第79页
     ·氮化层的耐蚀性能第79页
   ·小结第79-80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80-82页
   ·全文总结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1页
撰写及发表论文情况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销售人员监督管理机制研究
下一篇:微(细)乳液体系中聚合物胶乳和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