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材料拌和离散元模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0-12页
第1章 绪言第12-39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材料拌和与拌和状态评价的研究概况第13-20页
     ·拌和物与拌和的分类第13-18页
     ·拌和物拌和状态评价的研究概况第18-20页
   ·离散元数值模拟与材料拌和数值模拟研究概况第20-26页
     ·材料数值模拟研究的重要性第20页
     ·材料拌和数值模拟离散元法的有效性第20-21页
     ·离散元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弹性体材料拌和数值模拟研究状况第22-23页
     ·复合材料拌和数值模拟研究状况第23页
     ·新拌混凝土的数值模拟研究状况第23-26页
   ·拌和装置的分类与静态拌和装置的研究概况第26-33页
     ·拌和装置的分类第26-28页
     ·静态材料拌和装置的研究现状第28-32页
     ·现有静态拌和装置的问题与新型静态拌和装置开发意义第32-33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第33-39页
     ·研究内容第33-35页
     ·研究范围第35-36页
     ·拌和指数研究第36-38页
     ·弹性体材料拌和离散元模拟系统的开发与验证第38页
     ·复合材料拌和离散元模拟系统的开发与验证第38页
     ·材料拌和离散元模拟系统的应用第38-39页
第2章 评价拌和物拌和状态指标研究第39-53页
   ·拌和与拌和指数的概念第39-42页
     ·材料的分类第39-40页
     ·拌和的分类第40页
     ·完全拌和状态的假设第40-41页
     ·拌和指数的概念第41-42页
   ·粉粒体拌和指数第42-43页
   ·复合材料拌和指数第43-51页
     ·复合材料的拌和指数测定方法与计算方法第44-45页
     ·复合材料的拌和指数测定实验与结果第45-48页
     ·拌和时间的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拌和时间与拌和指数的关系第49页
     ·界限拌和指数和样本大小的关系第49-51页
     ·搅拌机的拌和能力与拌和指数第51页
   ·小结第51-53页
第3章 弹性体拌和离散元模拟系统的开发与验证第53-62页
   ·离散元法的概念第54-55页
   ·反力参数和确定方法第55-58页
     ·球单元之间第55-57页
     ·球单元和面单元之间第57-58页
   ·弹性体拌和离散元模拟验证第58-61页
     ·塑料球落下实验方案第58-59页
     ·塑料球落下实验结果与离散元法计算结果第59-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4章 复合材料拌和离散元模拟系统的开发与验证第62-111页
   ·砂浆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第63-82页
     ·模型形状第63-64页
     ·接触面积与密度第64-65页
     ·反力参数第65-69页
     ·振动特性第69-70页
     ·强度特性第70-71页
     ·参数的确定方法第71-73页
     ·普通混凝土砂浆参数τ_y 和h 的确定方法第73-78页
     ·自密实混凝土砂浆参数τ_y 和h 的确定方法第78-82页
   ·混凝土中的粗骨料模型第82-88页
     ·粗骨料模型第82页
     ·粗骨料和砂浆之间的关系第82-83页
     ·考虑接触砂浆后的粗骨料模型第83-85页
     ·粗骨料刚度的影响第85-88页
   ·球单元和面单元之间的关系第88-93页
     ·基本公式第88-90页
     ·验证实验与分析结果第90-93页
   ·混凝土离散元模拟第93页
   ·混凝土流动性离散元模拟验证第93-101页
     ·混凝土流动性实验方案第93-94页
     ·砂浆与粗骨料模拟参数的选取第94-96页
     ·混凝土流动性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对比第96-101页
   ·混凝土拌和离散元模拟验证第101-109页
     ·混凝土拌和实验方案第101-102页
     ·砂浆和粗骨料的离散元模拟参数选取第102-103页
     ·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比较 V_(ag)/V_c = 44%第103-106页
     ·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比较 V_(ag)/V_c = 20%第106-109页
   ·小结第109-111页
第5章 材料拌和离散元模拟系统的应用第111-135页
   ·现有静态拌和装置的问题与分析第111-114页
   ·新型静态拌和装置的结构与拌和原理第114-115页
   ·新型静态拌和装置的拌和能力分析第115-117页
   ·新型静态拌和装置的弹性体拌和实验与分析第117-119页
   ·新型静态拌和装置的混凝土拌和实验与分析第119-133页
     ·新型静态拌和装置的混凝土拌和实验方案第120-122页
     ·新型静态拌和装置第122-124页
     ·实验结果第124-127页
     ·离散元模拟分析-配合比2 新型拌和装置60 度6节第127-129页
     ·离散元模拟分析-改进方案第129-133页
   ·小结第133-13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35-139页
   ·主要结论与研究成果第135-137页
   ·存在的问题与开展进一步工作的建议第137-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人类肝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下一篇:粗颗粒垂直管水力提升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