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技术现状 | 第11-12页 |
·家庭网络技术现状 | 第11页 |
·家庭控制器技术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2-14页 |
2 基于复合通讯方式的远程智能家居系统相关技术 | 第14-22页 |
·实现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 的技术基础 | 第14-17页 |
·数据链路层 | 第14-15页 |
·网络层 | 第15页 |
·传输层 | 第15-17页 |
·WEB 概述 | 第17-18页 |
·Web 技术 | 第17页 |
·Web 的支撑技术 | 第17页 |
·HTTP 消息 | 第17-18页 |
·电话机概述以及相关技术 | 第18-20页 |
·电话机概述 | 第18页 |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双音频拨号方式 | 第19页 |
·电话局向用户传送的信号 | 第19-20页 |
·短信服务SMS | 第20-22页 |
·GSM 系统介绍 | 第20页 |
·短信服务SMS | 第20-21页 |
·AT 命令集 | 第21-22页 |
3 人体生物探测器研究 | 第22-32页 |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理论概述 | 第22-23页 |
·人体的红外特征 | 第22页 |
·热释电效应 | 第22页 |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类型 | 第22-23页 |
·菲涅尔透镜类型 | 第23页 |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实验研究 | 第23-28页 |
·实验目的 | 第23-24页 |
·实验方案 | 第24-26页 |
·实验结论 | 第26-28页 |
·人体生物探测器的解决方案 | 第28-32页 |
·解决方案 | 第28页 |
·硬件实现方案 | 第28-30页 |
·软件实现方案 | 第30-32页 |
4 基于复合通讯技术的远程智能家居系统的实现 | 第32-60页 |
·系统框架与功能模块设计 | 第32-35页 |
·智能家居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32页 |
·智能家居系统的构建 | 第32-34页 |
·智能家居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34-35页 |
·单片机PIC16F877 概述 | 第35-36页 |
·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 概述 | 第36-37页 |
·RTL8019AS 的主要性能 | 第36页 |
·RTL8019AS 的内部结构和功能逻辑 | 第36页 |
·RTL8019AS 的 DMA 操作 | 第36-37页 |
·RTL8019AS 的寄存器 | 第37页 |
·以太网接口驱动程序的实现 | 第37-40页 |
·以太网帧结构 | 第37-38页 |
·复位RTL8019AS | 第38页 |
·RTL8019AS 的初始化 | 第38-39页 |
·帧的接收 | 第39页 |
·帧的发送 | 第39-40页 |
·TCP/IP 协议的实现 | 第40-43页 |
·ARP 协议实现 | 第40-41页 |
·ICMP 协议实现 | 第41页 |
·IP 协议实现 | 第41-42页 |
·TCP 协议实现 | 第42-43页 |
·采用HTML 的网页设计 | 第43-44页 |
·单片机和RTL8019AS 连接电路 | 第44-45页 |
·电话语音报警的实现 | 第45-48页 |
·相关器件概述 | 第45-46页 |
·电路实现 | 第46-48页 |
·程序实现 | 第48页 |
·短信模块实现 | 第48-52页 |
·短信模块硬件选型 | 第48-49页 |
·短信传输控制电路 | 第49页 |
·短信模块的软件实现 | 第49-52页 |
·家电控制模块的实现 | 第52页 |
·家居状况监控模块的实现 | 第52-54页 |
·家居安防模块的实现 | 第54-56页 |
·远程监控终端 | 第56-57页 |
·家居控制系统的构建 | 第57-60页 |
5 核心技术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助航灯视频防盗系统中的应用 | 第60-70页 |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助航灯视频防盗系统概述 | 第60页 |
·系统实现目标、功能及研究内容 | 第60-62页 |
·实现目标 | 第60页 |
·系统功能 | 第60-61页 |
·项目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61页 |
·智能家居核心技术在视频防盗系统中的应用 | 第61-62页 |
·系统设计 | 第62-65页 |
·系统框图 | 第62-63页 |
·硬件设计 | 第63-64页 |
·软件设计 | 第64-65页 |
·系统界面设计 | 第65-67页 |
·系统登陆界面 | 第65-66页 |
·视频监视界面 | 第66-67页 |
·管理界面 | 第67页 |
·系统工作模式 | 第67-68页 |
·系统安装现场及相关成果 | 第68-7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