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配电自动化概述 | 第9-12页 |
·配电自动化的内容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外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和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第11-12页 |
·配电网的故障定位和隔离 | 第12-14页 |
·基于重合器、分段器的故障定位 | 第13页 |
·基于FTU 的故障定位 | 第13-14页 |
·配电网的网络重构 | 第14-18页 |
·就地手动的网络重构模式 | 第15页 |
·馈线自动化的网络重构模式 | 第15页 |
·配电管理系统的网络重构模式 | 第15-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配电网的拓扑模型 | 第20-26页 |
·传统的电网络模型 | 第20-22页 |
·配电网的拓扑结构特点 | 第22-26页 |
·基本定义 | 第22-23页 |
·扩展定义 | 第23页 |
·配电网与图的对应 | 第23-24页 |
·配电网拓扑结构的特点 | 第24-25页 |
·配电自动化对拓扑模型的要求 | 第25-26页 |
3 配电网的故障定位算法 | 第26-3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6-27页 |
·配电网拓扑描述 | 第27页 |
·配电网故障定位的简单算法 | 第27-28页 |
·故障信息矩阵 | 第27-28页 |
·故障定位的简单算法 | 第28页 |
·配电网故障定位的启发式算法 | 第28-34页 |
·形成故障电流判断矩阵D | 第28-29页 |
·启发式算法故障判据 | 第29-30页 |
·算例分析 | 第30-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4 基于配电网网损最小的配网重构的启发式算法 | 第34-38页 |
·以网损为目标的评价函数描述 | 第34-35页 |
·配网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方法描述 | 第35-36页 |
·基于配网网损最小的配网重构算法描述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5 遗传算法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 第38-43页 |
·遗传学基本内容和描述 | 第38-39页 |
·编码方法 | 第38-39页 |
·初始解群的产生 | 第39页 |
·适应度函数的选取 | 第39页 |
·GA 算子 | 第39页 |
·GA 参数值 | 第39页 |
·遗传学应用于配网重构分析 | 第39-42页 |
·改进的编码和译码策略 | 第40-41页 |
·遗传算法与局部寻优算法的混合策略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6 IEEE 典型三馈线试验系统的配网重构算法试验结果 | 第43-46页 |
·配电网网络重构过程 | 第43-44页 |
·以网损最少重构算法试验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7 论文结论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