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山地小城镇工业园区规划方法初探--以旬阳生态工业园区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我国工业发展趋势 | 第11页 |
·陕南突破发展的要求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页 |
·重点调研对象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学术意义 | 第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2. 相关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 | 第16-30页 |
·循环经济 | 第16-17页 |
·循环经济的概念 | 第16页 |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 | 第16-17页 |
·陕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第17页 |
·生态工业 | 第17-26页 |
·生态工业的概念 | 第17页 |
·生态工业的基本特征 | 第17-18页 |
·生态工业园的概念 | 第18页 |
·生态工业园的国内外发展 | 第18-19页 |
·生态工业园的规划步骤 | 第19页 |
·典型案例分析(日照) | 第19-24页 |
·生态工业园发展的优势与困难总结 | 第24-26页 |
·山地整理 | 第26-29页 |
·山地整理的概念 | 第26页 |
·“工业梯田”模式 | 第26页 |
·典型案例分析(十堰) | 第26-28页 |
·“工业梯田”模式的的优势与问题总结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陕南现状分析及工业发展途径研究 | 第30-49页 |
·陕南地理资源现状 | 第30-32页 |
·陕南地形地貌特征 | 第30-31页 |
·陕南资源条件现状 | 第31-32页 |
·陕南山地小城镇现状 | 第32-38页 |
·人口及交通现状 | 第32-34页 |
·空间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特征总结 | 第35-38页 |
·陕南工业发展现状 | 第38-40页 |
·陕南工业发展水平现状 | 第38-39页 |
·园区及产业发展现状 | 第39-40页 |
·陕南工业用地现状分析 | 第40-44页 |
·工业用地与城镇关系的分析 | 第40-42页 |
·工业用地与三大要素关系的分析 | 第42-43页 |
·工业用地内部问题分析 | 第43-44页 |
·陕南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总结 | 第44-46页 |
·工业化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 第44页 |
·用地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 | 第44-45页 |
·工业发展与城镇发展之间的矛盾 | 第45页 |
·工业区内部发展的矛盾 | 第45-46页 |
·陕南工业发展途径研究 | 第46-48页 |
·循环经济为主导 | 第46-47页 |
·县域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 | 第47-48页 |
·山地整理为手段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方法研究 | 第49-69页 |
·规划思路及层次研究 | 第49-50页 |
·规划思路研究 | 第49页 |
·规划层次研究 | 第49-50页 |
·产业定位与规模控制研究 | 第50-55页 |
·产业类型与产业链的选择研究 | 第50-52页 |
·规模控制研究 | 第52-55页 |
·园区选址与对外交通规划研究 | 第55-57页 |
·园区选址研究 | 第55-57页 |
·园区对外交通规划研究 | 第57页 |
·园区内部规划研究 | 第57-67页 |
·用地整理研究 | 第57-60页 |
·空间布局研究 | 第60-61页 |
·功能布局研究 | 第61-62页 |
·绿地景观布局研究 | 第62页 |
·地块划分与组合研究 | 第62-64页 |
·建筑密度控制研究 | 第64-65页 |
·园区内部交通规划研究 | 第65-66页 |
·园区管理研究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5. 旬阳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实践 | 第69-84页 |
·旬阳现状分析及工业园发展目标 | 第69-70页 |
·地理资源现状 | 第69页 |
·人口交通现状 | 第69-70页 |
·现状工业问题总结 | 第70页 |
·旬阳工业园发展目标 | 第70页 |
·园区定位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 第70-75页 |
·园区定位 | 第70-71页 |
·园区产业循环发展模式 | 第71-74页 |
·园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 第74页 |
·园区社会公共循环服务体系建设 | 第74页 |
·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 第74-75页 |
·园区选址与对外交通规划 | 第75-76页 |
·园区选址规划 | 第75页 |
·对外交通规划 | 第75-76页 |
·园区内部规划 | 第76-84页 |
·用地分析及整理 | 第76-77页 |
·空间结构规划 | 第77-78页 |
·功能布局规划 | 第78-81页 |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 第81-82页 |
·交通体系规划 | 第82-8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一 陕南工业发展途径 | 第84页 |
二.陕南山地小城镇生态工业园规划思路 | 第84页 |
三.陕南山地小城镇生态工业园规划方法 | 第84-85页 |
四.不足与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图录 | 第88-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