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暴雨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暴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地形对暴雨影响的研究 | 第15页 |
| ·陕西暴雨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秦巴山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论文研究的对象、目的、方法和特点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秦巴山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 第20-28页 |
| ·秦巴山区的地形地貌特征 | 第20-21页 |
| ·秦巴山区暴雨的分布特征 | 第21-22页 |
| ·秦巴山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分布规律 | 第22-23页 |
| ·秦巴山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析 | 第23-28页 |
| 第三章 秦巴山区两次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气象成因对比分析 | 第28-41页 |
| ·灾害概述 | 第28页 |
| ·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28-32页 |
| ·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分析 | 第32-34页 |
| ·低空急流与水汽条件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 ·高空急流和动力条件对比分析 | 第35-37页 |
| ·中尺度气压扰动场特征分析 | 第37-38页 |
| ·卫星云图对比分析 | 第38-40页 |
| ·地形影响对比分析 | 第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WRF模式介绍 | 第41-48页 |
| ·模式系统的介绍 | 第41-42页 |
| ·控制方程 | 第42-44页 |
| ·模式物理方案 | 第44-45页 |
| ·模式程序结构与计算流程 | 第45-48页 |
| 第五章 两次过程数值结果检验 | 第48-62页 |
| ·模式方案及资料说明 | 第48-49页 |
| ·数值结果检验 | 第49-60页 |
| ·小结 | 第60-62页 |
| 第六章 中尺度系统热力动力结构的数值分析 | 第62-86页 |
| ·中尺度系统的动力场分析 | 第62-76页 |
| ·高低空急流及中尺度低涡 | 第76-84页 |
| ·小结 | 第84-86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86-89页 |
| ·秦巴山区的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 第86-87页 |
| ·诱发严重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特大暴雨的机制 | 第87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87-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