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前言 | 第9-14页 |
| (一) 选题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 (二) 校本教研界定及实施途径 | 第9-11页 |
| (三)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四)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11-14页 |
| 第一部分:我国城市中城区教研室设置的历史沿革及传统角色 | 第14-16页 |
| (一) 我国城市中教研室设置的历史沿革 | 第14页 |
| (二) 城区教研室的传统角色 | 第14-15页 |
| (三) 柳州市柳南区教研室的发展简史 | 第15-16页 |
| 第二部分:校本教研对城区教研室传统角色的挑战和现实问题 | 第16-22页 |
| (一) 校本教研对传统教研的挑战 | 第16-18页 |
| 1、对教研意图的挑战 | 第16-17页 |
| 2、对教研方式的挑战 | 第17页 |
| 3、对教研内容的挑战 | 第17-18页 |
| 4、对教研员角色的挑战 | 第18页 |
| (二) 现实问题 | 第18-22页 |
| 1、观念滞后 | 第18-19页 |
| 2、职责不清、分工不明 | 第19-20页 |
| 3、缺乏群众性 | 第20页 |
| 4、研究例行公事化 | 第20-22页 |
| 第三部分:校本教研中城区教研室的新角色 | 第22-25页 |
| (一) 研究者 | 第22页 |
| (二) 指导者 | 第22-23页 |
| (三) 服务者 | 第23页 |
| (四) 评价者 | 第23-25页 |
| 第四部分:实现角色转换的策略 | 第25-33页 |
| (一) 重心下移,注重田野研究 | 第25-26页 |
| (二) 专业引领,有效指导 | 第26-29页 |
| (三) 建立教研联合体,实现校际联动 | 第29-31页 |
| (四) 科学评价,以评促研 | 第31-33页 |
|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 | 第33-34页 |
| (一)确保必要的经费或物质到位 | 第33页 |
| (二)建立一支稳定的、学科结构合理的、数量足够的教研员队伍 | 第33页 |
| (三)因地制宜出台校本教研的制度 | 第33-34页 |
| (四)构建奖优罚懒的激励机制 | 第34页 |
| 结束语 | 第34-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附录一:问卷调查表 | 第38-41页 |
| 附录二:问卷调查统计表 | 第41-42页 |
| 附录三:访谈提纲 | 第4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第42-43页 |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