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型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城市居住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10页 |
·我国城市居住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 第10页 |
·我国城市生态型居住区研究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概述 | 第12-14页 |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研究范围、方法及主要框架 | 第14-17页 |
·研究的范围 | 第14-15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主要框架 | 第16-17页 |
2. 城市生态型居住区环境规划的基本理论 | 第17-25页 |
·城市生态型居住区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城市住区 | 第17页 |
·生态住区 | 第17-18页 |
·城市生态型居住区 | 第18-19页 |
·城市生态型居住区环境规划的基本理论 | 第19-25页 |
·城市生态型居住区内涵及特征 | 第19-21页 |
·城市生态型居住区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 第21-23页 |
·城市生态型居住区环境规划的系统构成 | 第23-25页 |
3. 城市生态型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方法 | 第25-67页 |
·城市生态型居住区区位优化选址 | 第25-30页 |
·区位的优化选择 | 第25-26页 |
·基地的优化处理 | 第26-30页 |
·减少对基地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 第26-27页 |
·保护基地及周围自然、人文生态环境 | 第27-29页 |
·对基地土方平衡设计管理 | 第29-30页 |
·城市生态型居住区绿化系统设计 | 第30-51页 |
·生态型居住区绿化指标体系控制 | 第30-34页 |
·生态型居住区绿化系统规划设计 | 第34-37页 |
·居住区绿化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模式 | 第34-35页 |
·居住区绿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法的优化 | 第35-37页 |
·居住区植物系统的生态优化 | 第37-47页 |
·绿化植物生态、节能及景观设计 | 第37-43页 |
·各类绿地植物具体配制方法 | 第43-47页 |
·居住区水环境系统的生态优化 | 第47-51页 |
·水环境的生态设计 | 第47-50页 |
·中水利用和污水处理 | 第50-51页 |
·城市生态型居住区住宅布局规划设计 | 第51-58页 |
·居住区规划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 第51-52页 |
·住宅布局因素的生态优化 | 第52-58页 |
·住宅间距的控制 | 第52-55页 |
·住宅通风的要求 | 第55-57页 |
·住宅朝向的选择 | 第57-58页 |
·城市生态型居住区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 第58-67页 |
·居住区交通系统组织方式 | 第59-62页 |
·动态交通体系 | 第59-60页 |
·静态交通体系 | 第60-62页 |
·居住区交通系统优化设计 | 第62-67页 |
·交通系统优化选择 | 第63-64页 |
·相关生态优化措施 | 第64-67页 |
4. 城市生态型居住区实例调查分析 | 第67-76页 |
·对城市生态型居住区的实态调查 | 第67-72页 |
·北京市北潞春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 第67-70页 |
·天津市梅江生态居住区 | 第70-72页 |
·对实态调查的分析总结 | 第72-76页 |
·对实例的分析与总结 | 第72-73页 |
·实例的启示与思考 | 第73-76页 |
结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后记 | 第82-83页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