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嵌入式系统 | 第10页 |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 第10-13页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13-14页 |
·嵌入式系统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7页 |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ARM微处理器及linux操作系统 | 第18-27页 |
·ARM微处理器 | 第18-22页 |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 | 第18页 |
·ARM微处理器的应用领域及特点 | 第18-19页 |
·ARM微处理器系列 | 第19-20页 |
·ARM微处理器结构 | 第20-21页 |
·ARM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Linux操作系统 | 第22-25页 |
·Linux | 第22页 |
·Linux的构成 | 第22-23页 |
·Linux的起源及发展 | 第23-24页 |
·Linux操作系统的特性 | 第24页 |
·Linux操作系统的优势 | 第24-25页 |
·本章小节 | 第25-27页 |
第3章 通用控制平台硬件设计 | 第27-50页 |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27-28页 |
·硬件总体设计图 | 第27页 |
·功能模块简介 | 第27-28页 |
·芯片选型 | 第28-30页 |
·各模块设计 | 第30-47页 |
·CPU模块—AT91RM9200 | 第30-31页 |
·复位模块 | 第31-32页 |
·存储模块 | 第32-36页 |
·CAN总线模块 | 第36-38页 |
·串口模块 | 第38-40页 |
·以太网模块 | 第40-43页 |
·JTAG模块 | 第43-44页 |
·USB模块 | 第44-46页 |
·实时模块 | 第46-47页 |
·硬件电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47-49页 |
·设计PCB的方法 | 第47-48页 |
·PCB电路抗干扰措施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基于ARM控制平台Linux系统的开发 | 第50-64页 |
·嵌入式linux系统的构建 | 第50-55页 |
·交叉编译环境 | 第50页 |
·引导程序U-boot的开发 | 第50-52页 |
·Linux内核开发 | 第52-54页 |
·Ramdisk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 第54-55页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 | 第55-63页 |
·设备驱动程序介绍 | 第55页 |
·设备驱动程序编写 | 第55-58页 |
·CAN驱动程序编写 | 第58-61页 |
·USB.驱动程序编写 | 第61-62页 |
·DM9161驱动程序编写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控制平台系统性能测试 | 第64-70页 |
·测试环境介绍 | 第64页 |
·测试流程介绍 | 第64页 |
·具体测试过程 | 第64-69页 |
·U-boot的测试 | 第64-66页 |
·Linux内核及文件系统测试 | 第66-68页 |
·CAN总线的测试 | 第68页 |
·DS1307的测试 | 第68-69页 |
·以太网的测试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70-72页 |
1.课题研究的总结 | 第70页 |
2.课题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75-76页 |
附录B DS1307驱动程序部分源代码 | 第76-77页 |
附录C 通用平台实物图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