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涵义及保护的重要意义 | 第15-23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 | 第15-16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及主要特点 | 第16-17页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 第17-23页 |
·认识历史的需要 | 第17-19页 |
·文化科学创新的需要 | 第19-20页 |
·保护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需要 | 第20-21页 |
·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21-23页 |
第3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主导作用 | 第23-29页 |
·政府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 第23-25页 |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职能及必须遵循的原则 | 第25-26页 |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途径 | 第26-29页 |
第4章 国外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及启示 | 第29-35页 |
·国外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 | 第29-33页 |
·日本 | 第29-30页 |
·韩国 | 第30-31页 |
·法国 | 第31-32页 |
·意大利 | 第32-33页 |
·其他国家 | 第33页 |
·国外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启示 | 第33-35页 |
第5章 我国政府主导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 第35-41页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 | 第35-37页 |
·国家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规建设 | 第35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初步建立 | 第35-36页 |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取得有益经验 | 第36页 |
·宣传力度加大,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渐入人心 | 第36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正初步形成 | 第36-37页 |
·保护经费投入逐年加大 | 第37页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 第37-41页 |
·法律法规建设的进程滞后 | 第37页 |
·保护机制尚待完善 | 第37页 |
·抢救观念有待进一步廓清 | 第37-38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流失现象严重 | 第38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严重滞后 | 第38-39页 |
·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比较突出 | 第39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权保护制度亟待建立 | 第39-41页 |
第6章 我国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 第41-52页 |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 | 第41页 |
·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机制 | 第41-42页 |
·加强宣传,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民共识 | 第42页 |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 | 第42-43页 |
·加大政府投入,多渠道筹措保护资金 | 第43-44页 |
·采用科学有效保护机制 | 第44-46页 |
·尽快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制度 | 第46页 |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 第46-48页 |
·案例分析——湘西自治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证分析 | 第48-52页 |
·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本情况 | 第48页 |
·湘西自治州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及成效 | 第48-51页 |
·对湘西自治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价与分析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