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论 | 第8-10页 |
第1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10-16页 |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特点 | 第10-12页 |
·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历史背景 | 第12-13页 |
·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伦理研究的必要性 | 第13-16页 |
第2章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 | 第16-27页 |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 第16-17页 |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 第17-24页 |
·人类中心主义 | 第18-20页 |
·非人类中心主义 | 第20-24页 |
·可持续发展伦理──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整合 | 第24-27页 |
第3章 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代际伦理 | 第27-34页 |
·代际伦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 | 第27-28页 |
·代际伦理的定义 | 第27页 |
·代际伦理的主要特征 | 第27-28页 |
·代际伦理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第28页 |
·代际公平──代际伦理的价值追求 | 第28-34页 |
·代际公平的含义 | 第29页 |
·在场各代之间的公平 | 第29-30页 |
·在场各代与尚未出场的后代之间的公平 | 第30-31页 |
·强调代际公平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代际公平的实现 | 第32-34页 |
第4章 和谐──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本质要求 | 第34-41页 |
·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34-36页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伦理思想 | 第34-35页 |
·合理利用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35-36页 |
·人的和谐发展 | 第36-38页 |
·人和──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与人的和谐伦理思想 | 第36-37页 |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 第37-38页 |
·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 | 第38-41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38-39页 |
·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