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光测的飞机着陆导引方法研究与实验验证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研究背景第14页
   ·飞机导航简介第14-15页
   ·飞机着陆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第15-16页
   ·飞机着陆导航系统的现状第16-18页
   ·各种导航系统的优缺点比较第18-19页
   ·课题任务第19-20页
   ·本章小结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基于光测的飞机着陆导引系统的总体设计第21-33页
   ·系统设计目的第21页
   ·总体要求和目标第21页
     ·总体要求第21页
     ·总体目标第21页
   ·系统方案构思第21-22页
     ·系统功能要求第21-22页
     ·系统的整体布局第22页
   ·系统总体设计第22-31页
     ·系统硬件组成及布置第22-23页
     ·像机组视场设计第23-26页
     ·目标识别与跟踪第26-29页
     ·图像采集与存储第29-30页
     ·数据处理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摄像系统标定第33-47页
   ·像差校正第33-41页
     ·像差描述第33-34页
     ·像差实验及结果分析第34-41页
   ·摄像系统标定介绍第41-44页
     ·摄影成像模型第41-42页
     ·标定像机参数第42-44页
   ·像机标定方法第44-47页
     ·辅助式像机标定第44-45页
     ·自动式摄像机标定第45-47页
第四章 离焦对光测影响的研究第47-65页
   ·离焦描述第47页
   ·弥散圆直径公式的推导第47-52页
     ·弥散圆定义第47-48页
     ·弥散圆形成的物理过程描述第48-50页
     ·弥散圆直径第50-52页
   ·弥散圆大小对测量的影响第5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基于光测的飞机着陆引导系统实验室模拟实验第65-73页
   ·实验准备第65-66页
   ·实验设计第66-68页
     ·建立摄影世界坐标系第66页
     ·视场计算第66-67页
     ·确定切换点第67页
     ·飞机模型上合作标志的制作第67页
     ·参考标志的设置第67-68页
   ·实验架设第68页
     ·调整像机视场中心第68页
     ·切换点的验证第68页
     ·模拟灯亮度调整第68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8-72页
     ·像机标定第69-70页
     ·实时测量结果第70-71页
     ·测量精度验证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基于光测的飞机着陆导引系统飞机场实验第73-88页
   ·实验布置第73-74页
     ·实验测量范围第73页
     ·实验场地情况第73-74页
     ·系统整体布置第74页
   ·实验设计第74-80页
     ·建立摄影世界坐标系第74页
     ·确定像机组第74页
     ·计算各像机组视场第74-78页
     ·确定像机组切换点第78-79页
     ·确定跟踪合作标志第79-80页
   ·实验架设第80页
   ·摄像系统标定第80-83页
     ·确定标定点第80-81页
     ·制作标志点第81-82页
     ·标定精度验证第82-83页
     ·实际标定时遇到的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第83页
   ·飞机着陆实时测量第83-84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84-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七章 近场标定进行远景测量的研究第88-101页
   ·近场标定取代远场标定的可行性第88-93页
     ·理论分析第88-90页
     ·实验验证第90-93页
   ·近场标定实施远场测量实验第93-100页
     ·实验过程第93-94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94-99页
     ·误差分析第99-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01-104页
   ·本文结论第101页
   ·工作展望第101-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扩大民族地区农民消费需求研究
下一篇:自蔓延高温合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1-xSrxM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