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海马神经元的培养与鉴定 | 第14-2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4-15页 |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14-15页 |
·实验方法 | 第15-19页 |
·海马神经元的培养 | 第15-19页 |
·海马神经元的鉴定 | 第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0页 |
·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生长情况 | 第19页 |
·海马神经元鉴定结果 | 第19-20页 |
3 讨论 | 第20-23页 |
·组织来源 | 第20页 |
·多聚赖氨酸的选择 | 第20-21页 |
·营养因子 | 第21-22页 |
·接种密度 | 第22页 |
·分散细胞 | 第22-23页 |
·鉴别神经元 | 第23页 |
4 海马神经元培养结论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Glu用量的选择 | 第24-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实验用液的配制 | 第24页 |
·细胞培养与鉴定 | 第24页 |
·细胞分组方法 | 第24页 |
·各组处理方法 | 第24-25页 |
·指标检测方法 | 第25-26页 |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26页 |
·细胞存活率 | 第26-27页 |
·MTT结果 | 第27-28页 |
3 讨论 | 第28-29页 |
4 Glu用量结论 | 第29-30页 |
第三部分 愈痫灵颗粒对海马神经元谷氨酸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30-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受试药物 | 第3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5页 |
·YXLG含药血清的制备 | 第30-31页 |
·实验用液的配制 | 第31页 |
·细胞培养与鉴定 | 第31页 |
·细胞分组方法 | 第31页 |
·模型制备方法 | 第31-32页 |
·各组处理方法 | 第32页 |
·指标检测方法 | 第32-35页 |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35-36页 |
·细胞存活率与MTT结果 | 第36-39页 |
·细胞LDH活力测定 | 第39-40页 |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57页 |
·关于癫痫 | 第41页 |
·Glu及其受体与EP | 第41-44页 |
·Glu的合成与作用 | 第41-42页 |
·GluR分类 | 第42-43页 |
·Glu与GABA | 第43-44页 |
·Ca~(2+)与EP | 第44-47页 |
·Ca~(2+)的分布 | 第44-45页 |
·Ca~(2+)通道分类 | 第45-46页 |
·Ca~(2+)内流是癫痫病发作的基本条件 | 第46-47页 |
·Glu-Ca~(2+)-Cell Apoptosis与EP | 第47-48页 |
·祖国医学有关癫痫论著读思 | 第48-51页 |
·关于病名 | 第48-49页 |
·关于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 | 第49-50页 |
·关于疾病病理演变 | 第50-51页 |
·导师学术思想撷析 | 第51-54页 |
·临床治疗谨尊衷中参西之理——钙通道拮抗剂与癫痫 | 第51-52页 |
·中药的类"钙拮抗剂"作用 | 第52-53页 |
·愈痫灵颗粒的创立 | 第53-54页 |
·取材部位的选择 | 第54页 |
·清药理学方法 | 第54-55页 |
·实验结果微探 | 第55-57页 |
4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附录一 细胞图片 | 第67-70页 |
附录二 文献综述 | 第70-77页 |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