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县生态足迹分析与生态安全初步研究
提要 | 第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及方法简介 | 第10-14页 |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4-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2章 生态足迹分析法介绍 | 第18-36页 |
·生态足迹的由来 | 第18-19页 |
·生态足迹理论解析 | 第19-23页 |
·生态足迹的计算理论 | 第23-27页 |
·生态足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7-32页 |
·对生态足迹分析法的评价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长岭县概况 | 第36-47页 |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第36-37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37-43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43-45页 |
·生态环境演变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评价指标及计算模型 | 第47-57页 |
·区内生态足迹度量 | 第47-50页 |
·区域生态承载力度量 | 第50-52页 |
·生态足迹强度指数 | 第52-53页 |
·生态足迹评价指标的补充 | 第53-55页 |
·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长岭县生态足迹及生态安全评价与分析 | 第57-81页 |
·长岭县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 第57-64页 |
·长岭县生态承载力的计算与分析 | 第64-71页 |
·长岭县区内生态赤字/盈余分析 | 第71-72页 |
·生态协调度分析 | 第72-73页 |
·生态足迹多样性与发展能力分析 | 第73-74页 |
·长岭县生态安全评价与分析 | 第74-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6章 长岭县生态足迹供需预测与分析 | 第81-92页 |
·灰色预测模型简介 | 第81-84页 |
·长岭县区内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发展趋势预测 | 第84-87页 |
·人均区内足迹与人均GDP 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 第87-88页 |
·促进长岭县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及讨论 | 第88-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第92-95页 |
·主要结论 | 第92-94页 |
·建议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4页 |
附录 | 第104-107页 |
论文摘要 | 第107-110页 |
ABSTRACT | 第110-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