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11-15页 |
| ·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其绩效关系的综述 | 第11-13页 |
| ·银行业的产权结构与其绩效关系的综述 | 第13-14页 |
| ·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其绩效关系的综述 | 第14-15页 |
| ·研究的创新点、方法和框架结构 | 第15-18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的框架结构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18-32页 |
|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分析 | 第18-21页 |
| ·银行业的资产份额分析 | 第18-19页 |
| ·银行业的存贷款份额分析 | 第19-21页 |
| ·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分析 | 第21-24页 |
| ·中国银行业的CRn 指数 | 第21-23页 |
| ·中国银行业的HHI 指数 | 第23-24页 |
| ·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分析 | 第24-27页 |
|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27-29页 |
| ·样本选择 | 第27页 |
| ·变量选择与定义 | 第27页 |
| ·建立模型与回归分析 | 第27-29页 |
| ·结论 | 第29页 |
| ·对回归结果的解释 | 第29-32页 |
| ·中国银行业主要通过机构的规模扩张来展开竞争 | 第29-30页 |
| ·中国银行业的低效益困境 | 第30-31页 |
| ·中国银行业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机构扩张为主的竞争行为和其低效益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一致性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中国银行业产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32-40页 |
| ·中国银行业的产权结构现状 | 第32-34页 |
|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 第34-35页 |
| ·中国银行业产权结构与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35-37页 |
| ·样本和变量选择 | 第35-36页 |
| ·建立模型 | 第36页 |
| ·回归结果 | 第36-37页 |
| ·产权改革中要注意的问题 | 第37-40页 |
| ·进行产权结构改革只是改善银行业绩效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 | 第38页 |
| ·产权结构改革中要保持国家的绝对控股地位 | 第38页 |
| ·给民营战略投资者公平竞争的待遇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40-47页 |
|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第40-42页 |
| ·市场结构论 | 第40-41页 |
| ·产权结构论 | 第41-42页 |
| ·样本与变量选择 | 第42-43页 |
| ·模型与回归分析 | 第43-45页 |
| ·模型的构建 | 第43页 |
| ·回归分析结果 | 第43-45页 |
| ·对回归结果的解释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中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政策建议 | 第47-53页 |
| ·中国银行业改革方式的选择 | 第47-48页 |
| ·市场结构改革是提高银行业绩效的充分条件 | 第47页 |
| ·产权结构改革是提高银行业绩效的必要条件 | 第47-48页 |
| ·具体的产业组织政策建议 | 第48-53页 |
| ·市场结构改革建议 | 第48-50页 |
| ·产权结构改革建议 | 第50-53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3-56页 |
| ·全文总结 | 第53-54页 |
| ·实证研究结果 | 第53-54页 |
| ·相关的银行产业组织建议 | 第54页 |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