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汽车尾气污染现状 | 第12页 |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危害 | 第12-14页 |
·一氧化碳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 第12-13页 |
·氮氧化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 第13-14页 |
·碳氢化合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 第14页 |
·硫化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 第14页 |
·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 第14页 |
·汽车尾气排放法规和控制技术 | 第14-17页 |
·我国机动车排放控制现状 | 第14-15页 |
·法规与标准 | 第15页 |
·当前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 第15-17页 |
·等离子体净化汽车尾气的国内外现状 | 第17-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低温等离子体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 第22-34页 |
·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及产生方式 | 第22-25页 |
·等离子体的概念 | 第22-23页 |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 | 第23-25页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介质阻挡放电的一般性质 | 第25-26页 |
·介质阻挡放电的优点 | 第26-27页 |
·介质阻挡放电的物理过程 | 第27-30页 |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在废气处理方面的应用 | 第30-31页 |
·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第31页 |
·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的应用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汽车尾气的实验研究 | 第34-48页 |
·等离子体反应器方案设计 | 第34-35页 |
·实验装置 | 第35-37页 |
·进气系统 | 第35-36页 |
·电源系统 | 第36页 |
·等离子体反应器 | 第36-37页 |
·尾气分析系统 | 第37页 |
·实验结果 | 第37-47页 |
·输入电压的影响 | 第38-40页 |
·气体流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NO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O_2对NO_x去除的影响 | 第43-45页 |
·碳氢化合物对NO_x去除的影响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汽车尾气中NO_x的反应机理动力学模拟 | 第48-68页 |
·概述 | 第48-49页 |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9-57页 |
·模型假设 | 第49-50页 |
·动力学模型中反应过程的分析 | 第50-52页 |
·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的速率常数的确定 | 第52-55页 |
·NO去除的主要化学反应 | 第55-57页 |
·动力学模拟结果 | 第57-67页 |
·N_2+NO体系的反应动力学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第57-59页 |
·N_2+NO体系中其余主要组分的动力学分析 | 第59-66页 |
·O_2对NO_x去除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页 |
·课题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