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雷达设备、雷达站论文--雷达接收设备论文

X波段雷达接收机前端关键器件的优化设计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0页
   ·课题背景及其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论文的思路与研究方法第9-10页
2 X波段雷达接收机第10-18页
   ·接收机简介第10-11页
   ·接收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第11-12页
   ·常见的接收机方案第12-15页
   ·接收机方案选择和指标分配第15-16页
   ·基于相关软件的仿真与优化第16-18页
3 收发开关的设计第18-30页
   ·引言第18页
   ·PIN二极管工作原理第18-22页
     ·基本结构第18页
     ·电阻的变化第18-19页
     ·等效电路第19-21页
     ·主要参数第21-22页
   ·PIN开关的基本结构第22-24页
     ·单刀单掷开关第22-23页
     ·单刀双掷开关第23-24页
   ·收发开关设计第24-29页
     ·主要技术指标第24页
     ·方案选择第24-25页
     ·ADS软件仿真和优化设计第25-28页
     ·驱动器电路设计第28-29页
   ·小结第29-30页
4 模拟电调衰减器的设计第30-36页
   ·引言第30页
   ·PIN二极管电调衰减器工作原理第30-31页
   ·电调衰减器的设计第31-34页
     ·主要技术指标第31页
     ·方案选择第31-32页
     ·MWO软件仿真和优化设计第32-34页
   ·小结第34-36页
5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第36-50页
   ·低噪声放大器简介第36页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第36-40页
     ·稳定性第36-37页
     ·功率增益第37-38页
     ·噪声系数第38-39页
     ·动态范围第39页
     ·工作频带第39页
     ·输入输出驻波比和反射损耗第39-40页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第40-41页
     ·结构第40页
     ·工作原理第40-41页
     ·电压电流关系第41页
   ·低噪声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第41-43页
     ·输入匹配电路第41-42页
     ·级间匹配电路第42页
     ·输出匹配电路第42-43页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的具体过程第43-49页
     ·主要技术指标第44页
     ·微带基片和晶体管的选择第44-45页
     ·ADS软件仿真和优化设计第45-49页
   ·小结第49-50页
6 混频器的设计第50-70页
   ·混频器工作原理简介第50页
   ·二极管微波混频器结构的选择第50-52页
   ·单平衡混频器原理分析第52-54页
     ·混频二极管的混频原理第52-53页
     ·单平衡混频器的工作原理第53-54页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第54-56页
   ·混频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第56-61页
     ·噪声系数第56-57页
     ·变频损耗第57-58页
     ·动态范围第58-59页
     ·双频三阶交调及线性度第59-60页
     ·工作频率第60页
     ·隔离度第60-61页
     ·镜频抑制度第61页
     ·本振功率与工作点第61页
     ·阻抗匹配第61页
   ·混频器的设计第61-68页
     ·混频器的技术参数第61页
     ·混频管的选择第61-62页
     ·混频器电路结构第62-63页
     ·ADS软件仿真和优化设计第63-68页
   ·小结第68-70页
7 结论第70-72页
   ·研究总结第70-71页
   ·不足之处第71-72页
致谢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SMM的人脸表情识别技术
下一篇:唐宋词传播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