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引言 | 第6-20页 |
| 一、研究的起源与意义 | 第6-10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三、主要理论模式 | 第13-18页 |
|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第一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 | 第20-28页 |
| 一、价值观的内涵 | 第20-24页 |
|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 | 第24-28页 |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特征 | 第28-35页 |
|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中自我意识的突显 | 第28-30页 |
|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 | 第30-35页 |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原因的追问 | 第35-44页 |
| 一、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可能性 | 第35页 |
| 二、社会转型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变化 | 第35-44页 |
| 第四章 社会变迁下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评价 | 第44-51页 |
| 一、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启示 | 第44-46页 |
|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受世界价值观变化的牵制 | 第46页 |
| 三、大学生价值取向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 | 第46-47页 |
| 四、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及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回归趋向 | 第47-49页 |
| 五、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总趋势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思考 | 第51-58页 |
|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可塑性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基础 | 第51页 |
| 二、坚持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是价值观教育的方向 | 第51-54页 |
| 三、转变教育观念是价值观教育的客观要求 | 第54-56页 |
| 四、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变化规律增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