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ARM 硬件开发平台 | 第13-26页 |
·引言 | 第13页 |
·ARM 系列芯片简介 | 第13-14页 |
·ARM7TDMI 内核 | 第14-17页 |
·处理器模式 | 第14-15页 |
·工作状态 | 第15-16页 |
·寄存器组织 | 第16-17页 |
·异常 | 第17页 |
·基于S3C44BOX 处理器的ARM 硬件平台 | 第17-21页 |
·S3C44BOX 微处理器 | 第18-20页 |
·存储器系统 | 第20页 |
·系统接口 | 第20-21页 |
·基于ARM 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方法 | 第21-25页 |
·搭建硬件环境 | 第21-22页 |
·软件开发环境ADT IDE | 第22-24页 |
·ARM 嵌入式系统调试方法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实时内核ΜC/OS-Ⅱ的分析与改进 | 第26-42页 |
·引言 | 第26页 |
·ΜC/OS-Ⅱ的特点 | 第26-27页 |
·ΜC/OS-Ⅱ任务管理及调度 | 第27-32页 |
·μC/OS-Ⅱ的任务 | 第27-29页 |
·μC/OS-Ⅱ的任务调度 | 第29-30页 |
·μC/OS-Ⅱ的实时性分析 | 第30-32页 |
·ΜC/OS-Ⅱ中的中断与时钟 | 第32-34页 |
·ΜC/OS-Ⅱ任务之间的通信 | 第34-37页 |
·事件控制块 | 第34-35页 |
·信号量 | 第35页 |
·邮箱 | 第35-36页 |
·消息队列 | 第36-37页 |
·ΜC/OS-Ⅱ的改进 | 第37-41页 |
·中断处理的改进 | 第38页 |
·中断调度的改进 | 第38-39页 |
·系统时钟中断的改进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ΜC/OS-Ⅱ的移植 | 第42-53页 |
·引言 | 第42页 |
·ΜC/OS-Ⅱ的系统结构 | 第42-43页 |
·ΜC/OS-Ⅱ移植要求 | 第43-44页 |
·移植实现细节 | 第44-52页 |
·与编译器相关的数据类型 | 第44-46页 |
·与操作系统相关的函数 | 第46-48页 |
·与处理器相关的函数 | 第48-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ΜC/OS-Ⅱ上TCP/IP 协议的实现 | 第53-64页 |
·引言 | 第53页 |
·TCP/IP 协议分析 | 第53-54页 |
·嵌入式TCP/IP 协议栈——UIP | 第54-58页 |
·uIP 简介 | 第54-56页 |
·uIP 在μC/OS-Ⅱ和ARM 上的移植 | 第56-58页 |
·RTL8019AS 网络芯片的驱动程序 | 第58-63页 |
·RTL8019AS 的主要性能 | 第58-59页 |
·RTL8019AS 的内部结构 | 第59-60页 |
·RTL8019AS 的DMA 操作 | 第60-61页 |
·RTL8019AS 与处理器之间的连接 | 第61-62页 |
·RTL8019AS 的软件编程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嵌入式WEB 服务器的实现 | 第64-87页 |
·引言 | 第64页 |
·嵌入式WEB 服务器概述 | 第64-66页 |
·嵌入式网关接口EGI(EMBEDDED GATEWAY INTERFACE) | 第66-70页 |
·基于WEB 服务器的模拟量测量 | 第70-73页 |
·S3C44B0X 的A/D 转换器 | 第70-72页 |
·设置A/D 采样的时钟频率 | 第72页 |
·启动采样 | 第72页 |
·获取转换结果 | 第72-73页 |
·系统远程控制界面的实现 | 第73-77页 |
·基于ΜC/OS-Ⅱ的嵌入式WEB 服务器任务的实现 | 第77-79页 |
·远程文件传输 | 第79-83页 |
·TFTP 协议 | 第79-80页 |
·基于TFTP 协议的文件在线更新 | 第80-83页 |
·系统运行测试 | 第83-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92-93页 |
附录 | 第93-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