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及五轴数控加工的应用 | 第10-11页 |
·后置处理技术 | 第11-16页 |
·后置处理技术发展 | 第12-13页 |
·后置处理技术现状 | 第13-15页 |
·后置处理面临的问题 | 第15页 |
·后置处理软件的开发方法 | 第15-16页 |
·CATIA软件及其通用后置处理介绍 | 第16-17页 |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数控自动编程语言APT和CATIA刀位文件生成 | 第18-28页 |
·数控自动编程介绍 | 第18-19页 |
·编程系统的数控语言 | 第19-20页 |
·CATIA刀位文件的编程语言APT简介 | 第20-22页 |
·CATIA获取刀位文件APTSOURCE的步骤 | 第22-27页 |
·零件操作定义 | 第23-24页 |
·选择零件加工方式 | 第24-25页 |
·刀路仿真 | 第25页 |
·生成APTSOURCE文件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CMSPP后置处理总体规划 | 第28-37页 |
·CMSPP后处理执行方式 | 第28-29页 |
·CMSPP运行的三条原则 | 第29-33页 |
·CMSPP总体结构构成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MODIMILL 4L五轴加工中心坐标转换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7-44页 |
·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结构简介 | 第37-38页 |
·MODIMILL 4L机床的坐标系统 | 第38-39页 |
·MODIMILL 4L五坐标数控机床坐标转换数学模型建立 | 第39-43页 |
·刀轴矢量转动关系确立 | 第39页 |
·求解B、C角 | 第39-42页 |
·X、Y、Z的确定 | 第42-43页 |
·五坐标X、Y、Z、B、C实现方法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CMSPP软件对数控代码的编程规则 | 第44-58页 |
·FIDIA-C20 XPower数控系统准备功能G代码规则 | 第44-51页 |
·快速进给指令 | 第45-46页 |
·切割运动指令 | 第46-51页 |
·FIDIA-C20 XPower数控系统辅助功能M代码规则 | 第51-52页 |
·FIDIA-C20 XPower数控系统刀具功能T代码规则 | 第52-54页 |
·主轴功能S功能和进给功能F功能 | 第54页 |
·代码生成器的建立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CMSPP后置处理软件的VC++6.0实现 | 第58-85页 |
·VC++6.0与MFC | 第58-59页 |
·后置处理中心模块的实现 | 第59-75页 |
·APTSOURCE文件读取 | 第59-62页 |
·APTSOURCE文件中各机床事件语句的处理原则与VC程序实现 | 第62-67页 |
·NC代码的输出与VC程序实现 | 第67-75页 |
·机床数据模块和刀具管理模块VC实现 | 第75-81页 |
·VC++6.0开发数据库技术 | 第75-76页 |
·用ADO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 | 第76-77页 |
·数据表格控件DataGrid使用 | 第77页 |
·ADO封装类使用 | 第77-81页 |
·启动画面的VC实现 | 第81-82页 |
·程序运行检验 | 第82-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7章 CMSPP软件的界面设计 | 第85-94页 |
·启动界面 | 第85页 |
·主界面 | 第85-87页 |
·软件各功能块的作用与使用 | 第87-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结论 | 第94-97页 |
1.全文总结 | 第94-95页 |
2.研究展望 | 第95-97页 |
附录Ⅰ MODIMILL 4L机床数控系统的G功能(代码)指令 | 第97-99页 |
附录Ⅱ MODIMILL4L机床数控系统的M功能(代码)指令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