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

固溶体中间层钛基氧化物阳极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22页
第一章 绪论第22-43页
   ·中间层在氧化物电极中的作用第22-24页
   ·中间层氧化物固溶体特性第24-26页
   ·中间层非贵金属氧化物电极第26-29页
   ·氧化物中间层材料的选择第29-32页
     ·基体的选择第29-30页
     ·中间层的选择第30-31页
     ·活性层的选择第31-32页
   ·中间层氧化物电极制备方法第32-33页
     ·热分解法第32页
     ·电沉积法第32页
     ·溶胶—凝胶法第32-33页
     ·固相合成法第33页
   ·氧化物电极制备过程第33-35页
     ·基体处理第34-35页
     ·中间层的制备第35页
     ·活性层的制备第35页
   ·中间层氧化物电极发展趋势第35-36页
   ·氧化物电极存在问题第36页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36-38页
     ·研究思路第36-37页
     ·研究内容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3页
第二章 一元中间过渡层氧化锡电极第43-58页
   ·前言第43页
   ·实验部分第43-44页
     ·电极制备第43-44页
     ·氧化锡电极的表征第44页
     ·电极寿命第44页
     ·电化学性能第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55页
     ·烧结温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第44-46页
     ·SbCl_3的掺入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第46-48页
     ·SnO_2固溶体的生长活化能及机理第48-51页
     ·析氧机理第51-52页
     ·Ti/SnO_2+Sb_2O_4电极在[Fe(CN)_6]~(3-)/[Fe(CN)_6]~(4-)体系的研究第52-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三章 二元、三元中间过渡层氧化铅电极第58-69页
   ·前言第58页
   ·实验部分第58-59页
     ·电极制备第58-59页
     ·氧化铅电极的表征第59页
     ·电极寿命第59页
     ·电化学性能第59页
   ·结果与讨论第59-67页
     ·电极涂层性质第59-64页
     ·电极寿命第64-66页
     ·电化学性能第66-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69页
第四章 多元中间过渡层氧化锰电极第69-85页
   ·前言第69页
   ·实验部分第69-70页
     ·电极制备第69页
     ·氧化锰电极的表征第69-70页
     ·电极寿命第70页
     ·电化学性能第70页
   ·结果与讨论第70-83页
     ·电极涂层表征第70-72页
     ·电极寿命第72-75页
     ·电化学性质第75-77页
     ·析氧表观活化能第77-78页
     ·析氧反应机理第78-83页
   ·结论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5页
第五章 氧化物中间层固溶体形成机制初探第85-101页
   ·引言第85页
   ·实验部分第85-86页
     ·电极制备第85页
     ·电极表征第85-86页
     ·电极性能测试第86页
       ·电极寿命第86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86页
   ·结果与讨论第86-97页
     ·电极表征第86-89页
       ·SEM表征表面形貌第86-87页
       ·XRD表征物相第87-88页
       ·XPS表征组成与价态第88-89页
     ·电催化活性第89-92页
     ·电极寿命第92-97页
       ·离子尺寸对固溶度的影响第93-95页
       ·晶体结构的影响第95页
       ·导电性分析第95-96页
       ·氧化物的稳定性分析第96-97页
   ·结论第97-98页
   ·第二章至第五章小结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1页
第六章 钛基氧化物电极分形维数与电催化性能第101-114页
   ·前言第101-102页
   ·分形几何学简介第102-106页
       ·分形第102页
     ·分维第102页
     ·分形维数的种类第102-106页
   ·盒维数法计算分形维数第106页
     ·电极制备和表征第106页
     ·电极维数的测定第106页
   ·结果与讨论第106-108页
     ·电极材料表面的自相似性第106-107页
     ·分形维数对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07-108页
   ·循环伏安法测定分形维数第108-112页
     ·Weierstrass函数第108-109页
     ·电极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09页
     ·结果与讨论第109-112页
   ·结论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4页
第七章 钛基氧化物电极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14-126页
   ·前言第114页
   ·电化学方法的基本原理第114-116页
   ·实验部分第116-117页
     ·电极制备第116页
     ·含酚废水处理第116-117页
   ·结果与讨论第117-124页
     ·Ti/PbO_2电极上酚的氧化降解第117-120页
       ·Ti/PbO_2电极上酚的转化率及耗电量第117-118页
       ·Ti/PbO_2电极上酚氧化动力学第118-120页
     ·Ti/SnO_2+gb_2O_4电极上酚的阳极氧化第120-121页
     ·不同电极降解苯酚的比较第121-123页
     ·光电催化降解苯酚第123-124页
   ·结论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26页
第八章 钛基氧化物电极在制备硼氢化钠中的应用第126-150页
   ·前言第126-130页
   ·实验部分第130-131页
     ·电极制备第130页
       ·钛基氧化物电极第130页
       ·碳材料电极第130页
       ·钛基锡电极第130页
     ·硼氢化钠的制备第130-131页
     ·硼氢化钠的测定第131页
       ·定性方法第131页
       ·定量测定第131页
     ·偏硼酸钠的还原动力学第131页
   ·结果与讨论第131-148页
     ·电极表征第131-133页
     ·硼氢化钠的生成第133-142页
       ·定性结果第133-137页
       ·定量结果第137-142页
     ·硼氢化钠生成机理初探第142-148页
       ·电极反应历程的拟订及总反应式的确定第142-143页
       ·电极反应参数的测定第143-144页
       ·电极反应机理的确定第144-147页
       ·用表观传递系数论证电极反应机理第147-148页
   ·结论第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0页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第150-155页
   ·主要结论第151-153页
   ·本工作创新点第153-154页
   ·展望第154-155页
作者简介第155-156页
致谢第156-15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57-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织承诺、薪酬结构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论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与责任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