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房地产市场中政府的住宅保障责任
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政府住宅保障责任的理论依据 | 第10-13页 |
第一节市场中弱势群体的产生及存在 | 第10-11页 |
一、弱势群体的概念 | 第10页 |
二、弱势群体的产生及存在 | 第10-11页 |
三、我国弱势群体的产生及现状 | 第11页 |
四、住宅弱势群体 | 第11页 |
第二节弱势群体住宅保障责任归属 | 第11-13页 |
一、住宅权 | 第11-12页 |
二、政府是责任主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主要住宅保障模式研究 | 第13-22页 |
第一节概述 | 第13-15页 |
一、概念 | 第13页 |
二、住宅保障模式必须要符合一国国情 | 第13-15页 |
第二节住宅保障模式 | 第15-22页 |
一、梯度性的保障模式 | 第15-16页 |
二、廉租房模式 | 第16-17页 |
三、住宅合作社模式 | 第17-19页 |
四、公积金保障模式 | 第19-21页 |
五、政府供应公共住宅模式 | 第21页 |
六、政府补贴保障模式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住宅保障模式的选择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34页 |
第一节廉租房保障模式 | 第22-26页 |
一、概念及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第二节经济适用房保障模式 | 第26-29页 |
一、概述 | 第26-28页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第三节住宅合作社保障模式 | 第29-32页 |
一、概述 | 第29-30页 |
二、我国个人合作建房的发起与模式 | 第30-31页 |
三、个人合作建房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第四节住房公积金保障模式 | 第32-34页 |
一、概述 | 第32-33页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的住宅保障模式 | 第34-43页 |
第一节我国目前的国情及保障模式现状 | 第34-35页 |
一、国情 | 第34页 |
二、保障模式现状 | 第34-35页 |
第二节我国住宅保障模式的完善 | 第35-43页 |
一、建立有效的梯度性保障模式 | 第35页 |
二、完善廉租房保障模式 | 第35-38页 |
三、完善经济适用房保障模式 | 第38-39页 |
四、完善住宅合作社模式 | 第39-42页 |
五、完善住房公积金保障模式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