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8-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3页
   ·引言第14-15页
     ·预应力结构及其优点简介第14页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的划分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试验研究第15-16页
     ·锚固区局部承压设计方法研究进展第16页
     ·有限元法在总体锚固区分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拉压杆模型在总体锚固区设计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问题的提出第19页
     ·局部锚固区方面第19页
     ·总体锚固区方面第19页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19-20页
 参考文献第20-23页
第2章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局部锚固区设计第23-42页
   ·局部锚固区设计的基本问题第23-24页
     ·局部锚固区的破坏模式和基本问题第23页
     ·局部锚固区的范围第23-24页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比较研究第24-35页
     ·基本垫板锚具和特殊垫板锚具第24-25页
     ·基本垫板锚具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第25-33页
     ·特殊垫板锚具的局部受压承载力第33-35页
   ·密布锚具情况下的局部锚固区第35-40页
     ·密布锚具局部锚固区的判别条件第35-37页
     ·密布锚具局部锚固区应力扩散角取值研究第37-40页
   ·本章小结第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第3章 后张预应力锚具荷载传递验证试验标准比较第42-54页
   ·试件比较第42-45页
     ·试件基本情况第42-43页
     ·试件尺寸第43页
     ·试件配筋第43-44页
     ·试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第44页
     ·试件数量第44-45页
   ·试验方法比较第45-47页
     ·加载方法第45-46页
     ·加载设备第46-47页
     ·量测和观察内容第47页
   ·控制标准比较第47-51页
     ·裂缝宽度控制第47-48页
     ·裂缝和应变稳定性控制第48-49页
     ·极限荷载控制第49-51页
   ·对于制订我国后张预应力锚具荷载传递认证试验标准的建议第51-52页
     ·我国后张预应力锚具产品的工程应用第51-52页
     ·后张预应力锚具荷载传递验证试验建议第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第4章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总体锚固区设计的基本方法第54-71页
   ·概述第54页
   ·基本设计方法第54-57页
     ·基本假定第54页
     ·设计方法第54-56页
     ·配筋方法第56-57页
   ·中置单个锚具总体锚固区第57-61页
     ·中置单个锚具总体锚固区的应力分布特点第57-58页
     ·中置单个锚具总体锚固区配筋设计方法第58-59页
     ·中置单个锚具总体锚固区配筋构造第59-60页
     ·对标准图集建议第60-61页
   ·偏置单个锚具总体锚固区第61-65页
     ·偏置单个锚具总体锚固区的应力分布特点第61页
     ·偏置单个锚具总体锚固区配筋设计方法第61-62页
     ·偏置单个锚具总体锚固区配筋构造第62-63页
     ·防剥裂配筋建议值第63-65页
   ·大间距锚具总体锚固区第65-67页
     ·大间距锚具总体锚固区的应力分布特点第65页
     ·大间距锚具总体锚固区配筋设计方法第65-67页
     ·大间距锚具总体锚固区配筋构造第67页
   ·中间锚固区的锚后牵拉第67-68页
   ·密布锚具总体锚固区第68-69页
     ·密布锚具总体锚固区的应力分布特点第68-69页
     ·密布锚具总体锚固区的判别条件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1页
第5章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防崩裂设计第71-78页
   ·概述第71-72页
   ·预应力筋的曲率半径的限值第72-74页
     ·各国规范规定限值第72-73页
     ·基于局部受压承载力要求的曲率半径限值第73-74页
   ·防崩钢筋配筋设计第74-77页
     ·不需配置防崩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第74-75页
     ·防崩钢筋的设计第75-76页
     ·防崩裂钢筋配筋量建议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页
 参考文献第77-78页
第6章 若干锚固区节点分析及配筋方法研究第78-102页
   ·ANSYS中对结构施加预应力的实现第78-80页
     ·等效荷载法第79页
     ·降温法第79-80页
   ·本文分析所使用单元简介第80-81页
     ·SOLID45单元第80-81页
     ·LINK8单元第81页
   ·凸齿块张拉端第81-84页
     ·凸齿块张拉端受力特点及破坏模式第81-83页
     ·抗劈裂配筋第83页
     ·抗锚后局部牵拉配筋第83页
     ·防崩裂配筋第83-84页
     ·凸齿张拉端配筋构造建议第84页
   ·梁边张拉端第84-88页
     ·梁边张拉端受力特点及破坏模式第84-87页
     ·抗劈裂配筋第87页
     ·抗锚后局部牵拉配筋第87页
     ·梁边张拉端配筋构造建议第87-88页
   ·水平加腋张拉端第88-91页
     ·水平加腋张拉端受力特点及破坏模式第88-90页
     ·抗劈裂配筋第90页
     ·抗剥裂配筋第90页
     ·防崩裂配筋第90页
     ·水平加腋张拉端配筋构造建议第90-91页
   ·U形锚固区第91-96页
     ·U形锚固区受力特点及破坏模式第91-93页
     ·防崩裂配筋第93-95页
     ·抗劈裂配筋第95页
     ·抗剥裂配筋第95页
     ·U形张拉固定端构造建议第95-96页
   ·凹槽张拉端第96-99页
     ·凹槽张拉端受力特点及破坏模式第96-98页
     ·抗劈裂配筋第98页
     ·抗剥裂配筋第98页
     ·抗锚后局部牵拉配筋第98-99页
     ·凹槽张拉端配筋构造建议第99页
   ·中间固定端第99-101页
     ·中间固定端受力特点及其破坏形式第99-100页
     ·中间固定端配筋第100页
     ·中间固定端配筋构造建议第100-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2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02-104页
   ·结论与建议第102-103页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以汉英两种语言为例
下一篇:小说日常话语的叙述表征--以晚近二十年小说中的“粗口”、“口述实录”和“闲聊”、“方言”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