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所试办二线运动队中学田径运动员资源流向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选题依据 | 第10-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对我国体育人才几种培养模式的认识 | 第13-17页 |
·三级体制的金子塔型的培养模式 | 第13-15页 |
·“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 | 第15-17页 |
·上海市“体教结合”的发展现状 | 第17-20页 |
·上海市“体教结合”的模式 | 第17-18页 |
·上海市中学试办二线运动队的由来和现状 | 第18-20页 |
·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 第20-21页 |
·国内“体教结合”模式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对国内研究现状的总结 | 第24-25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5-28页 |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5页 |
·调查法 | 第25-27页 |
·综合分析法 | 第27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27-2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8-48页 |
·上海市试办二线运动队运动员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28-35页 |
·田径运动员参训年限和级别的调查 | 第28-29页 |
·对田径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相关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29-31页 |
·对田径运动员参训动机的调查 | 第31-32页 |
·运动员对自己今后发展目标的意向 | 第32-33页 |
·对运动员出路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33-35页 |
·上海市试办二线运动队教练员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35-42页 |
·上海市试办二线运动队教练员相关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36-40页 |
·教练员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交流 | 第40-42页 |
·其它方面情况 | 第42-48页 |
·场地设施 | 第42-43页 |
·训练经费来源 | 第43页 |
·训练计划、竞赛工作 | 第43-46页 |
·选材机制和生源问题 | 第46-47页 |
·医务监督等保障机制情况 | 第47-48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8-54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建议 | 第49-54页 |
·运动员方面 | 第49-50页 |
·教练员方面 | 第50-51页 |
·体制层面 | 第51-54页 |
6. 附录 | 第54-60页 |
7.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8.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