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锂金属基二次电池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1.3 锂金属基二次电池的发展现状 | 第11-16页 |
1.3.1 固体电解质膜改性 | 第12-13页 |
1.3.2 锂金属电极结构的改性 | 第13-15页 |
1.3.3 电解液的改性 | 第15-16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实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 第18-24页 |
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 第18-19页 |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18页 |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18-19页 |
2.2 锂金属负极制备 | 第19-20页 |
2.2.1 氮化钛改性锂金属电极的制备 | 第19页 |
2.2.2 镁金属掺杂改性锂金属电极的制备 | 第19页 |
2.2.3 二硫化钼改性锂镁合金电极的制备 | 第19-20页 |
2.3 纽扣电池组装 | 第20页 |
2.3.1 正极片的制备 | 第20页 |
2.3.2 纽扣电池的组装 | 第20页 |
2.4 材料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20-24页 |
2.4.1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0-22页 |
2.4.1.1 电化学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20-21页 |
2.4.1.2 交流阻抗谱测试 | 第21页 |
2.4.1.3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 | 第21-22页 |
2.4.2 材料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 第22-24页 |
3 氮化钛改性锂金属负极的性能研究 | 第24-36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氮化钛修饰层对锂金属负极性能的影响 | 第24-27页 |
3.2.1 氮化钛溅射时间对锂金属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2 氮化钛层修饰锂金属负极的形貌特征 | 第25-27页 |
3.3 氮化钛修饰锂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 第27-35页 |
3.3.1 锂-锂对称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第27-28页 |
3.3.2 锂-铜半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第28-31页 |
3.3.3 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第31-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镁金属掺杂改性锂金属负极 | 第36-40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镁金属掺杂改性锂金属负极的形貌特征 | 第36-37页 |
4.3 镁金属掺杂改性锂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 第37-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二硫化钼改性锂镁合金负极的性能研究 | 第40-54页 |
5.1 引言 | 第40页 |
5.2 二硫化钼修饰层对锂镁合金负极性能的影响 | 第40-43页 |
5.2.1 二硫化钼溅射时间对锂镁合金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5.2.2 二硫化钼层修饰锂镁合金负极的形貌表征 | 第41-43页 |
5.3 二硫化钼修饰锂镁合金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 第43-52页 |
5.3.1 锂-锂对称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第43-45页 |
5.3.2 锂-铜半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第45-47页 |
5.3.3 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第47-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6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