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第一章 引言 | 第1-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一、相关研究的简要综述 | 第13-15页 |
二、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跨国并购相关理论分析 | 第18-27页 |
第一节 并购动因理论 | 第18-21页 |
一、效率理论 | 第18-20页 |
二、市场势力理论 | 第20页 |
三、降低交易费用理论 | 第20页 |
四、其他动因理论 | 第20-21页 |
第二节 FDI理论 | 第21-24页 |
一、传统主流FDI理论 | 第21-22页 |
二、发展中国家的FDI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节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27页 |
一、从并购动因理论分析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可行性 | 第24-25页 |
二、从FDI理论分析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行性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战略分析 | 第27-39页 |
第一节 现代企业财务战略分析 | 第27-29页 |
一、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的概念与特点 | 第27-28页 |
二、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对象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海外并购的财务战略分析 | 第29-33页 |
一、海外并购财务环境分析 | 第30-32页 |
二、海外并购的财务战略分析 | 第32-33页 |
三、海外并购的财务能力分析 | 第33页 |
第三节 联想集团并购案例分析 | 第33-39页 |
一、联想并购IBM PC部案例综述 | 第33-35页 |
二、案例分析 | 第35-37页 |
三、几点启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与对策 | 第39-48页 |
第一节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类型 | 第39-42页 |
一、政治法律风险 | 第40页 |
二、目标企业定价风险 | 第40-41页 |
三、财务风险 | 第41页 |
四、并购整合风险 | 第41-42页 |
第二节 TCL集团并购案例分析 | 第42-45页 |
一、TCL集团海外并购案例综述 | 第42-43页 |
二、案例分析 | 第43-45页 |
第三节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 第45-48页 |
一、合理选择目标公司,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 | 第45-46页 |
二、防范目标企业定价风险 | 第46页 |
三、大力控制并购的财务风险 | 第46页 |
四、重视跨国并购后的企业整合工作 | 第46-47页 |
五、积极利用各种专业中介机构 | 第47页 |
六、构建跨国并购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体系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绩效评价 | 第48-58页 |
第一节 传统并购绩效评价方法与缺陷 | 第48-52页 |
一、传统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 第48-51页 |
二、传统并购绩效评价法的缺陷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基于战略的海外并购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52-56页 |
一、体系构建思路 | 第52-53页 |
二、财务指标评价 | 第53-54页 |
三、非财务指标评价 | 第54-56页 |
第三节 绩效评价体系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56-58页 |
一、注意结合企业战略意图选取合适的指标 | 第56页 |
二、短期指标与长期指标的结合 | 第56-57页 |
三、剔除影响海外并购绩效的不可抗力因素 | 第57-58页 |
结束语 | 第58-60页 |
一、本文主要结论 | 第58页 |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