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 第1页 |
二、水性材料绘画语言和丝网版画语言的特点 | 第8-11页 |
1、我们应先对“艺术语言”概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 第8-9页 |
2、水性材料绘画语言的特点 | 第9页 |
3、丝网版画语言的特点 | 第9-10页 |
4、艺术语言影响艺术思维进而影响表现方式 | 第10页 |
5、丝网版画语言的“间接性”特点对其“草图”的要求 | 第10-11页 |
三、水性材料绘画对丝网版画的间接作用 | 第11-13页 |
1、启蒙的意义 | 第11-12页 |
2、以水性材料作为“草图”的色彩运用 | 第12-13页 |
3、水性材料绘画的色彩可以实现丝网版画语言的“转换”作用吗? | 第13页 |
四、搭建“桥梁”——绘画语言“转换”成丝网版画语言的几个可能性条件 | 第13-16页 |
1、建立画面的平面意识 | 第13-15页 |
(1) 以“版画意识”为出发点进行绘画层次的压缩 | 第13-14页 |
(2) 建立画面节奏意识,归纳画面的空间深度感 | 第14-15页 |
2、色调的概括性处理是设计丝网版画色彩的关键 | 第15-16页 |
(1) 设计色彩 | 第15页 |
(2) 明确画面中的主观色调 | 第15-16页 |
3、在思维“转换”中应明确获取感知色彩的方式 | 第16页 |
五、实践中体验——色彩表现与丝网版画的关系 | 第16-21页 |
1、构思草图 | 第16-17页 |
2、实践认识 | 第17-19页 |
3、先入为主的“草稿” | 第19-20页 |
4、印制中的再创作 | 第20-21页 |
六、结论 | 第21页 |
后记 | 第21-22页 |
参考书目 | 第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