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图表索引第7-8页
导言第8-12页
第一章 货币政策理论解析第12-24页
 第一节 凯恩斯学派理论解析第12-15页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第12页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第12-13页
  三、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第13-14页
  四、货币政策与进出口分析第14-15页
 第二节 货币学派理论解析第15-18页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第15-16页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第16页
  三、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第16页
  四、货币政策与进出口分析第16-18页
 第三节 理性预期学派理论和宏观金融博弈理论解析第18-20页
  一、理性预期学派理论解析第18-19页
  二、宏观金融博弈理论解析第19-20页
 第四节 80年代后货币政策理论的新发展第20-21页
 第五节 本章小节第21-23页
 附录1.1 西方经济学各理论学派货币政策观点汇总对比表第23-24页
第二章 我国货币政策发展及其与进出口关系分析第24-38页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货币政策及其与进出口关系分析第24-27页
 第二节 经济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及其与进出口关系分析第27-35页
  一、1978-1983年的货币政策以及进出口状况第27-29页
  二、1984-1991年的货币政策以及进出口状况第29-30页
  三、1992-1996年的货币政策及进出口状况第30-31页
  四、1997-2000年的货币政策及进出口状况第31-32页
  五、2001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及进出口状况第32-33页
  六、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与进出口关系第33-35页
 第三节 本章小节第35-36页
 附录2.1 各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对比表第36-37页
 附录2.2 各层次货币供应量、GDP、出口额、进口额及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第37-38页
第三章 我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第38-54页
 第一节 前提假设第38-41页
 第二节 模型设定及数据选择第41-44页
 第三节 实证分析第44-48页
  一、单位根检验第44页
  二、协整检验第44-45页
  三、回归分析第45-47页
  四、模型结果分析第47-48页
 第四节 本章小节第48-50页
 附录3.1 加权欧盟 GDP第50-52页
 附录3.2 加权东盟 GDP第52-53页
 附录3.3 加权国外 GDP第53-54页
第四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4-58页
 第一节 结论第54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54-58页
  一、进一步转变中央银行的职能,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统一性和权威性第55页
  二、加快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发挥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媒介作用第55-56页
  三、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第56页
  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真正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后记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古史辨视野下的《诗经》阐释
下一篇:环境友好型-TC-1缓蚀剂的研制及机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