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8页 |
第一部分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8-21页 |
一、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基本内涵 | 第8-10页 |
(一) 惩罚性赔偿的两种不同含义 | 第8页 |
(二)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界定 | 第8-9页 |
(三)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基本特点 | 第9-10页 |
二、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0-14页 |
(一) 古代法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11-12页 |
(二) 近代法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12-13页 |
(三) 现代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13-14页 |
三、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价值功能 | 第14-21页 |
(一)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学说 | 第15-16页 |
(二)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分析 | 第16-19页 |
(三) 惩罚性赔偿与填补性赔偿的区别与联系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在我国合同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正当性分析 | 第21-35页 |
一、有关批评合同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观点 | 第21-23页 |
二、合同法引入惩罚性赔偿的法制基础研究 | 第23-26页 |
三、合同法引入惩罚性赔偿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26-28页 |
四、合同法引入惩罚性赔偿的法价值论研究 | 第28-34页 |
(一) 秩序价值 | 第28-29页 |
(二) 正义价值 | 第29-31页 |
(三) 安全和效率价值 | 第31-34页 |
五、合同法引入惩罚性赔偿的法社会学分析 | 第34-35页 |
第三部分 惩罚性赔偿引入合同法的立法建议 | 第35-44页 |
一、我国现行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评析 | 第36-38页 |
(一) 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简要评析 | 第36-37页 |
(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9条和第14条简析 | 第37页 |
(三) 三部民法典草案的有关规定 | 第37-38页 |
二、惩罚性赔偿制度确立与建议 | 第38-44页 |
(一)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未来法律体系中的定位 | 第38-39页 |
(二) 合同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成要件 | 第39-41页 |
(三)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前提 | 第41-43页 |
(四) 合同中惩罚性赔偿的数额问题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