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0 引言 | 第9-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文章结构 | 第11-12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3-14页 |
1 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14-24页 |
·理论回顾与述评 | 第14-15页 |
·地区差距研究方法及指标选取 | 第15-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指标选取 | 第18页 |
·测算方法 | 第18-19页 |
·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 | 第19-24页 |
·相关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文献评述 | 第21-24页 |
2 我国三大地带差距的变迁 | 第24-31页 |
·地区范围的介定 | 第24页 |
·衡量指标及方法 | 第24-26页 |
·衡量指标 | 第24-25页 |
·衡量方法 | 第25页 |
·时点选择及其它相关问题 | 第25-26页 |
·地带间差距的变动格局 | 第26-29页 |
·目前三大地带间的差距状况 | 第29-31页 |
·三大地带间差距状况 | 第29-30页 |
·全国各省市的人均GDP 分布状况 | 第30-31页 |
3 区域差距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 第31-36页 |
·区域外影响因素及如何利用区域外有利影响因素 | 第31-34页 |
·投入要素的量和质 | 第34-35页 |
·要素配置效率 | 第35页 |
·要素使用效率 | 第35-36页 |
4 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6-46页 |
·1996—2004 年度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6-39页 |
·2003—2004 年度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9-46页 |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处理 | 第39-40页 |
·主成分分析适用性检验 | 第40页 |
·主因子数量的确定 | 第40-41页 |
·因子命名 | 第41-43页 |
·计算因子得分 | 第43-44页 |
·对我国31 个省的综合得分排序 | 第44-46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