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股票价格形成机理及调控机制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28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4-19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4-15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第15-16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6-19页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3-25页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第25-26页
   ·论文研究方法第26-27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27-28页
第2章 基本理论综述第28-39页
   ·有关价格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第28-31页
     ·价格概念第28页
     ·需求函数第28-29页
     ·供给函数第29-30页
     ·市场均衡理论第30-31页
     ·价格管理第31页
   ·股票价格相关理论第31-34页
     ·空中楼阁理论第32页
     ·稳固基础理论第32-33页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第33-34页
   ·产业组织学有关市场行为的理论第34-39页
     ·市场行为的内涵及其内容第35-36页
     ·企业的定价行为第36-37页
     ·企业的非价格行为第37-39页
第3章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及现状分析第39-58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概况第39-41页
     ·90年代以来中国股市的主要成就第39-40页
     ·目前中国股市的调控现状第40-41页
     ·目前中国股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1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股市波动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第41-46页
     ·股价指数急剧增长期第41-43页
     ·股价指数跌落及“恢复性”上涨阶段第43-45页
     ·股市陷入持续下跌阶段第45-46页
     ·中国股市出现新的转机第46页
   ·股票价格的波动特征第46-53页
     ·偏向性特征第48页
     ·不确定性特征第48-49页
     ·跳跃性特征第49-50页
     ·周期性特征第50-51页
     ·心理性特征第51-53页
   ·中国股票市场股指波动特点第53-55页
     ·浓厚的“政策市”色彩第53-54页
     ·波动频率高、幅度大第54页
     ·波峰波谷的时间不对称第54页
     ·行情转换具有特色第54-55页
     ·股价波动与GDP增长具有不相关性第55页
   ·中国股票价格指数继暴涨后长期下跌的原因分析第55-57页
     ·法律法规不健全第55页
     ·审批制和审核制效率低下第55-56页
     ·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第56页
     ·上市公司质量问题第56-57页
     ·市场结构单一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股票价格的形成基础第58-70页
   ·股票理论价格形成的基础第58-60页
     ·股票价格的构成要素第58-59页
     ·股票价格的估价方法第59-60页
   ·供求关系是决定股票价格的市场基础第60-65页
     ·股票的供给及其特征分析第61-63页
     ·股票需求特征分析第63-64页
     ·股票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价格区间第64-65页
   ·股票价格形成的市场结构基础第65-69页
     ·市场主体的界定第65-67页
     ·股票市场集中度分析第67-69页
     ·股票差异性分析第69页
     ·股票市场的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分析第70-91页
   ·影响股票价格的多因素综合分析第70-71页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第71-73页
     ·影响股价变动的宏观经济要素第71-72页
     ·经济周期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第72-73页
   ·政治因素对股价的影响第73-80页
     ·政策是影响股价的间接因素第73-74页
     ·中国股市的“政策市”特征第74-80页
   ·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和价格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第80-84页
     ·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第80-81页
     ·上市公司价格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第81-84页
   ·投资者行为对股价的影响第84-90页
     ·投资者行为对证券价格的驱动作用第84-85页
     ·投资行为的一致和偏差影响证券价格趋势第85页
     ·中国股票市场群体行为机制对股价的影响第85-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6章 中国股票价格的非线形变动趋势分析第91-105页
   ·股票市场的非线性表现第92-97页
     ·维数高第92页
     ·开放程度高第92页
     ·远离平衡态第92-93页
     ·智能化第93-94页
     ·复杂的相互作用第94-95页
     ·有限性第95页
     ·不可逆性第95-96页
     ·股市震荡的突变性第96页
     ·股市震荡的混沌分形特征第96-97页
   ·分形市场第97-98页
   ·基于分形模型和R/S法的中国股市分析第98-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7章 中国股市调控模式及特征分析第105-118页
   ·中国股票价格调控的政策目标第105-106页
     ·完善市场功能第105页
     ·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第105-106页
   ·股市调控政策的形成基础第106-113页
     ·政府和投资者在政策博奕中的角色第106-107页
     ·模型假设第107-108页
     ·政府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第108-109页
     ·市场投资者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第109页
     ·博弈均衡第109-113页
   ·中国政府调控股票价格的模式及特征分析第113-115页
     ·中国股市调控模式第113-114页
     ·中国股市调控特征第114-115页
   ·发达国家关于股票价格调控的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第115-117页
     ·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第115-116页
     ·国外股票调控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第116-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8章 完善中国股市调控机制的政策建议第118-129页
   ·政府端正自身在股票市场中的定位第118-119页
   ·完善制度安排,消除群体性非理性行为的制度基础第119-120页
   ·规范政府行为,畅通民意渠道第120-121页
   ·构建诚信市场,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第121-124页
     ·增强市场透明度,构建诚信市场第121-123页
     ·综合运行多种手段,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第123-124页
   ·加强政府政策可信度,制定股票市场预期的政策措施第124-128页
     ·增强证券监管部门的独立性第124-125页
     ·增强公司上市和退市程序的透明度第125-126页
     ·加强对金融机构运作的约束和监督第126页
     ·建立和强化中介机构对股票市场运行的问责制第126-127页
     ·增强市场的透明度,提高效率第127-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结论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8-140页
致谢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压力喷放罐进料口的局部应力研究
下一篇:中国地区差距的实证研究--兼论中部崛起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