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网络安全技术现状 | 第11-13页 |
| ·网络安全定义 | 第11-12页 |
| ·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 第12-13页 |
| ·网络安全策略及关键技术 | 第13-15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 第16-25页 |
| ·入侵检测概述 | 第16-18页 |
| ·入侵检测系统定义 | 第16页 |
| ·入侵检测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16-18页 |
| ·IDS 系统分类 | 第18-19页 |
| ·IDS 基本结构 | 第19-21页 |
| ·信息收集的来源 | 第19-20页 |
| ·信息分析 | 第20-21页 |
| ·结果处理 | 第21页 |
| ·CIDF—通用入侵检测框架 | 第21-23页 |
| ·入侵检测的发展趋势 | 第23页 |
| ·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移动代理技术 | 第25-34页 |
| ·移动代理(Mobile Agent) | 第25-27页 |
| ·Mobile Agent 概念 | 第25-26页 |
| ·移动agent 系统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 第26-27页 |
| ·移动代理平台-Aglets | 第27-32页 |
| ·系统构成 | 第28页 |
| ·Aglet 虚拟机环境—Tahiti | 第28-29页 |
| ·系统对象 | 第29-30页 |
| ·Aglet 的生命周期 | 第30-32页 |
| ·对象移动过程分析 | 第32页 |
| ·ATP 通信协议 | 第32-33页 |
| ·ATP URL | 第32-33页 |
| ·ATP 对动态Aglet 的支持 | 第33页 |
| ·ATP 对aglet 消息体系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体系结构 | 第34-50页 |
| ·分布式入侵检测 | 第34-36页 |
| ·分布式入侵 | 第34-35页 |
| ·分布式入侵检测 | 第35-36页 |
| ·基于agent 的IDS 模型 | 第36-42页 |
| ·AAFID | 第36-38页 |
| ·JAM | 第38-41页 |
| ·Intelligent Agents for Intrusion Detection | 第41页 |
| ·Intrusion Detection Agent System | 第41-42页 |
| ·现有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 | 第42页 |
| ·移动代理应用于DIDS 的优势 | 第42-44页 |
| ·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体系结构 | 第44-49页 |
| ·主机监视agent | 第44-48页 |
| ·管理中心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基于移动代理的DIDS 模型系统的实现 | 第50-64页 |
| ·系统通信 | 第50-53页 |
| ·数据库的连接及查询 | 第53-54页 |
| ·移动代理 | 第54-56页 |
| ·主机监视代理 | 第56-60页 |
| ·管理中心 | 第60-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6章 系统性能测试及评估 | 第64-66页 |
| ·实验环境及测试 | 第64-65页 |
| ·实验结论 | 第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