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外科论文--现代医学外科疾病论文

微针配合黑布膏治疗9cm~2以内小面积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言第9-10页
1. 临床资料第10页
2. 研究方法第10-20页
   ·病例选择来源第10-12页
     ·诊断标准第10-11页
     ·病情程度分级标准第11页
     ·病例纳入标准第11页
     ·病例排除标准第11-12页
     ·病例剔除标准第12页
   ·试验设计第12-14页
     ·研究流程图第12-13页
     ·样本第13页
     ·患者选择第13页
     ·随机第13-14页
     ·观察时间、地点条件第14页
     ·研究质量控制第14页
   ·试验干预措施第14-16页
     ·试验治疗用具及试验药品第14页
     ·试验方法第14-15页
     ·研究要求第15页
     ·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第15-16页
   ·观察指标第16-18页
     ·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情况第16页
     ·疗效性指标第16-18页
   ·临床疗效第18-19页
     ·疗效评定方法第18页
     ·疗效判定标准第18页
     ·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安全性评价第18-19页
   ·数据管理与分析第19-20页
     ·数据管理第19-20页
     ·统计分析第20页
3 研究结果第20-28页
   ·一般临床观察指标第20-22页
     ·性别第20页
     ·年龄第20-21页
     ·三组患者发病原因第21页
     ·三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第21页
     ·三组病情程度比较第21-22页
     ·三组治疗前病程比较第22页
     ·治疗前总体指标观察第22页
   ·疗效观察指标第22-26页
     ·瘢痕色泽、瘢痕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及瘙痒感和疼痛感比较第23-24页
     ·疗效及疗效相关性比较第24-26页
   ·不良事件及安全事件分析第26页
   ·随访第26页
   ·疗效分析第26-27页
   ·典型病例第27-28页
4 讨论第28-40页
   ·微针结合黑布膏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机理第28-31页
     ·微针治疗相关性的选择第28-30页
     ·微针刺入的机理第30页
     ·微针结合黑布膏在治疗增生性瘢痕中的意义第30-31页
   ·医学对增生性瘢痕的认识第31-34页
     ·中医对增生性瘢痕病因病机的认识第31-32页
     ·现代医学对增生性瘢痕的认识第32-33页
     ·增生性瘢痕的流行病学调查第33页
     ·增生性瘢痕的发病病因及机制第33-34页
   ·增生性瘢痕的治疗第34-36页
     ·外科疗法第34-35页
     ·弹性压迫第35页
     ·皮质类固醇治疗第35页
     ·放射治疗第35页
     ·硅凝胶治疗第35-36页
     ·激光治疗第36页
     ·冷冻治疗第36页
   ·黑布膏第36-40页
     ·概述第36-37页
     ·黑布膏制备方法的研究第37-38页
     ·黑布膏方义及药物的研究第38-40页
     ·黑布膏的使用方法的研究第40页
   ·损美评价第40页
5 结论第40-41页
6 问题与展望第41-42页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第41页
   ·研究展望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综述一 中医中药治疗瘢痕概述第47-57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综述二 微针治疗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概述第57-63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附录一: 观察表及计分表第63-64页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局部围刺治疗不同证型蝶形黄褐斑临床研究
下一篇:微针与艾灸治疗青年女性黑眼圈的临床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