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策研究
第1章 导论 | 第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第11-12页 |
第2章 感知: 传统社会主义合作理论的根本缺陷 | 第12-22页 |
·合作社演进的必然性与主导力量 | 第12-17页 |
·国际合作社运动概况 | 第12-14页 |
·合作社演进的必然性 | 第14-15页 |
·合作社发展的主导力量 | 第15-17页 |
·传统社会主义合作理论的根本缺陷 | 第17-22页 |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导力量 | 第17-18页 |
·合作理论指导中的根本缺陷 | 第18-22页 |
第3章 预见: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实践与反思 | 第22-38页 |
·邓小平“两个飞跃”的基本思想 | 第22-25页 |
·家庭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 第25-30页 |
·家庭经营不等于小农经济 | 第25-28页 |
·家庭经营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 第28-29页 |
·家庭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功能分析 | 第30-32页 |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障碍分析 | 第32-38页 |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内部障碍 | 第32-34页 |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障碍 | 第34-36页 |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成本障碍 | 第36-38页 |
第4章 比较:国外合作组织的发展趋势与比较启示 | 第38-48页 |
·现代农业合作社的内涵与本质规定 | 第38-40页 |
·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模式 | 第40-41页 |
·以德国、法国、丹麦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 | 第40页 |
·美、加以新一代合作社为代表的跨区域合作社 | 第40-41页 |
·以日本农协为代表的综合性农业合作社 | 第41页 |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与绩效分析 | 第41-46页 |
·发展趋势 | 第41-43页 |
·发展特征 | 第43-44页 |
·绩效分析 | 第44-46页 |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主要差距 | 第46-48页 |
第5章 决策: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策 | 第48-59页 |
·实现党和政府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的角色转变 | 第48-50页 |
·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和宣传引导 | 第48-49页 |
·强化政府宏观支持和调控功能 | 第49-50页 |
·规范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内容 | 第50-52页 |
·遵循国际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 | 第50-51页 |
·进一步完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 | 第51-52页 |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第52页 |
·优化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环境 | 第52-55页 |
·加快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进度 | 第52-53页 |
·对农民进行合作制教育和培训 | 第53页 |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53-54页 |
·建立全国性农业合作系统 | 第54页 |
·积极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 | 第54-55页 |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大意义 | 第55-59页 |
·实现家庭经营高度的现代化和社会化 | 第55-57页 |
·同“三农”问题解决有着密切的联系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