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湖南提升城乡统筹水平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8页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8-15页
     ·国外相关文献第8-10页
     ·国内相关文献第10-15页
   ·理论假设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理论假设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第16-18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结构安排第17-18页
第二章 湖南城乡统筹水平的现状评价与成因分析第18-38页
   ·城乡统筹水平的系统评价方法与步骤第18-25页
     ·城乡统筹的本质与可行的测度方法第18-19页
     ·城乡统筹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9-25页
     ·城乡统筹水平的评价步骤第25页
   ·湖南城乡统筹水平的现状评价第25-32页
     ·湖南城乡统筹水平的总体特征第25-28页
     ·湖南城乡统筹水平的分类特征第28-29页
     ·湖南城乡统筹水平的区际差异第29-32页
   ·湖南城乡统筹水平不高的成因第32-37页
     ·历史政策的遗留影响第32-33页
     ·现行制度的城乡分割第33-36页
     ·城乡整体发展的落后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湖南提升城乡统筹水平的有效途径第38-45页
   ·工业化是湖南提升城乡统筹水平的途径之一第38-41页
     ·工业化有利于城乡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第38-39页
     ·工业化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的迅速提高第39页
     ·工业化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财力积累第39页
     ·工业化为农业的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第39-40页
     ·工业化为农村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机会第40-41页
   ·城市化是湖南提升城乡统筹水平的途径之二第41-44页
     ·城市化通过集聚效应拉动城乡非农产业的发展第41页
     ·城市化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农村经济的共同繁荣第41-42页
     ·城市化促进城乡居民共享工业化成果第42页
     ·城市化拉动农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第42-43页
     ·城市化拉动农业的市场化与现代化第43-44页
   ·本章小节第44-45页
第四章 工业化、城市化提升湖南城乡统筹水平的实证分析第45-55页
   ·工业化提升湖南城乡统筹水平的实证分析第45-49页
     ·变量的选取与回归模型的构建第45-46页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结果第46-47页
     ·基于省级横截面数据的回归结果第47-49页
   ·城市化提升湖南城乡统筹水平的实证分析第49-53页
     ·变量的选取与回归模型的构建第49-50页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结果第50-52页
     ·基于省级横截面数据的回归结果第52-53页
   ·本章小节第53-55页
第五章 湖南提升城乡统筹水平的对策建议第55-63页
   ·加快制度创新,为城乡发展营造平等的制度环境第55-58页
     ·城乡财税金融制度创新第55-56页
     ·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创新第56页
     ·城乡就业制度创新第56-57页
     ·城乡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第57-58页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第58页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第58-60页
     ·壮大城市支柱产业,带动全省工业化进程第58-59页
     ·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实现城乡产业聚集和融合第59页
     ·改造和提升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第59-60页
   ·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第60-62页
     ·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合理确定重点发展城市第60-61页
     ·推动相关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第61-62页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竞争力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主要结论第63-64页
   ·创新之处第64页
   ·研究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第69-81页
 附录1: 城乡统筹水平各指标的标准值确定第69-71页
 附录2: 附表第71-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事案件诉讼成本现状透视--以中部某地区为分析视角
下一篇:基于AMT的换档手柄ECU的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