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的探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 | 第14-25页 |
·国内外地震保险研究成果 | 第14-16页 |
·国外地震保险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地震保险研究 | 第15页 |
·论文研究基础 | 第15-16页 |
·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基本原理 | 第16-19页 |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第16-18页 |
·保险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地震保险基本理论 | 第19-25页 |
·地震风险的特征 | 第19-21页 |
·地震风险应对手段 | 第21-23页 |
·地震保险的实质及作用 | 第23-25页 |
3 国外地震保险制度分析 | 第25-34页 |
·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分析 | 第25-27页 |
·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 | 第25页 |
·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运营模式 | 第25-27页 |
·美国加州地震保险制度分析 | 第27-30页 |
·美国加州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 | 第27-28页 |
·美国加州地震保险制度的运营模式 | 第28-30页 |
·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分析 | 第30-32页 |
·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 | 第30页 |
·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的运营模式 | 第30-32页 |
·地震保险制度比较及借鉴 | 第32-34页 |
4 我国地震保险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第34-43页 |
·我国地震保险的发展历程 | 第34-35页 |
·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缺位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历史层面原因 | 第35-36页 |
·政策层面原因 | 第36页 |
·技术层面原因 | 第36-37页 |
·市场层面原因 | 第37-38页 |
·我国建立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8-41页 |
·地震凤险可保性的一般分析 | 第38页 |
·拓展地震风险可保性的途径 | 第38-39页 |
·当前承保地震风险的有利环境 | 第39-41页 |
·建立家庭财产地震保险的重要意义 | 第41-43页 |
5 建立家庭财产地震保险的基本思路 | 第43-52页 |
·目标和原则 | 第43-44页 |
·总体目标 | 第43页 |
·基本原则 | 第43-44页 |
·基本思路 | 第44-49页 |
·合理设计家庭财产地震保险产品 | 第44-45页 |
·政府推动 | 第45页 |
·商业保险机构稳步实施 | 第45-46页 |
·建立配套的法律体系 | 第46页 |
·建立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基金 | 第46-47页 |
·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 | 第47-49页 |
·家庭财产地震保险损失承担机制 | 第49页 |
·地震保险基本费率的厘定 | 第49-52页 |
·划分地震风险区域 | 第49-50页 |
·建筑物分类 | 第50页 |
·我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净费率的确定 | 第50-51页 |
·设计保险条件 | 第51页 |
·确定市场应用的家庭财产地震保险费率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