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基于UML和Petri网技术的负荷管理系统

第一章 绪论第1-12页
 1.1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发展第9-10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0-12页
第二章 负荷管理信息系统概述第12-22页
 2.1 负荷管理系统概述第12-14页
  2.1.1 负荷管理系统的必要性第12-13页
  2.1.2 系统发展前景展望第13-14页
 2.2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组成第14-16页
  2.2.1 系统硬件第14-15页
  2.2.2 系统软件第15-16页
 2.3 系统功能第16-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软件建模与开发方法第22-31页
 3.1 结构化方法第22-23页
 3.2 面向数据结构的软件开发方法第23-24页
 3.3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第24-27页
  3.3.1 基本概念第24-25页
  3.3.2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第25页
  3.3.3 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第25-27页
 3.4 软件开发方法的比较第27-29页
 3.5 本文所采用的建模分析方法第29-30页
 3.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静态建模分析第31-53页
 4.1 UML统一建模语言第31-38页
  4.1.1 UML发展简史第31-34页
  4.1.2 UML的内容第34-36页
  4.1.3 UML的优缺点第36-37页
  4.1.4 UML的应用领域第37-38页
 4.2 建模分析第38-52页
  4.2.1 用例建模第38-44页
  4.2.2 静态建模第44-52页
 4.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Petri网动态建模第53-64页
 5.1 petri网第53-57页
  5.1.1 简介第53-54页
  5.1.2 Petri网的发展第54页
  5.1.3 Petri网的应用第54-56页
  5.1.4 Petri网的优缺点第56-57页
 5.2 动态建模第57-63页
  5.2.1 工作流简介第57-60页
  5.2.2 负荷管理系统的 Petri网建模第60-63页
 5.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负荷管理系统详细设计第64-70页
 6.1 开发方法的使用第64-66页
 6.2 界面设计第66-69页
 6.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束语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贻贝生物活性的研究
下一篇:镍基高温合金高效磨削用单层钎焊立方氮化硼砂轮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