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前言 | 第7-10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7页 |
二、选题动机与研究方法 | 第7-8页 |
三、创新观点 | 第8-10页 |
(一)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第8页 |
(二) 笔者对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及相关问题的创新观点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基础理论 | 第10-20页 |
一、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相关概念 | 第10-14页 |
(一) 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和人力资产的定义 | 第10-12页 |
(二)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计量分类的关系 | 第12-14页 |
二、人力资源及其产权特征 | 第14-16页 |
(一) 人力资源的特征 | 第14页 |
(二) 人力资源产权特征 | 第14-16页 |
(三)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与人力资源及其产权特征的关系 | 第16页 |
三、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基本会计问题 | 第16-20页 |
(一)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会计主体 | 第16-17页 |
(二)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会计目标 | 第17-18页 |
(三)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会计对象 | 第18页 |
(四)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会计假设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与创新 | 第20-41页 |
一、现存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及分析评价 | 第20-30页 |
(一) 人力资源价值货币计量方法 | 第20-26页 |
(二) 人力资源价值非货币计量方法 | 第26-27页 |
(三) 现存计量模式应用受限的成因与解决方法 | 第27-30页 |
二、改进后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 | 第30-37页 |
(一) 引入价值工程功能分析与评价理论的可行性 | 第30-31页 |
(二) 新未来完全价值功能分析法 | 第31-35页 |
(三) 人力资源群体价值计量模式 | 第35-36页 |
(四) 人力资源个体价值计量模式 | 第36-37页 |
三、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记录与报告 | 第37-41页 |
(一) 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与记录 | 第37-39页 |
(二) 人力资源价值的披露和报告 | 第39-41页 |
第三部分 未来完全价值功能分析计量模式在我国的应用 | 第41-52页 |
一、应用新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 第41-43页 |
(一) 应用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是知识经济下的必然 | 第41页 |
(二) 应用新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是企业与社会的必要需求 | 第41-43页 |
二、新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前提与实施方法 | 第43-46页 |
(一) 应用新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的前提条件 | 第43-44页 |
(二) 当前环境下应用新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的可行性 | 第44-45页 |
(三) 现有条件下应用新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的方法 | 第45-46页 |
三、我国应用新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的建议 | 第46-52页 |
(一) 思想观念的转变 | 第46-47页 |
(二) 法律环境的健全 | 第47页 |
(三) 相关人员的配合推广 | 第47-48页 |
(四)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准则的建设 | 第48-49页 |
(五) 人力资源价值电子信息系统的建立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